僵尸粉购买网站_刷快手双击播放在线平台,抖音刷赞全网最低价啊

微信一直是互联网圈的热门话题。不,这两天微信突然成了话题的中心。有两个原因:

1、微信更新版做了一个“悬浮窗”。通过这个小浮动窗口,用户可以随时在聊天和阅读文章之间切换;

2、7年前微信刚上线时,有人在应用商店晒出各种一星差评截图,整个科技圈投资圈都惊呆了:原来成功人士也很倒过去(这鸡汤真好吃)。

作为微信诞生的见证者,我想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这篇文章来自我在2016年9月给一个产品经理社区分享的演讲,当时很多观众都把我的一些观点做了笔记,发到了公众媒体上,但是现场的演讲却保存在我的电脑里,以备不时之需。一年半。

现在整理了演讲稿,做了一些修改,希望能帮助大家还原一段不一样的微信发展史。可以算是对这位7岁的微信宝贝的致敬。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1、微信发展简史;

2、微信的前身;

3、微信的成功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

一、微信发展简史

微信是如何逐渐变成今天这样的?

微信上线433天时,用户数达到1亿,上线2年内用户数达到3亿。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增长速度——与以往所有PC互联网产品相比,这是独一无二的。.

对于这样一款几乎可以称之为“抛物线增长”的产品来说,其发展道路上的每一步其实都是息息相关的。

下图右侧是2014年2月全盛期之前微信活跃用户的增长情况。左边是微信1.0到6.1各个版本的开发顺序。

从1.0版本到2.0版本,这两个版本的微信发展平淡无奇。1.0版微信主要可以发送文字和图片,可以免费替代移动运营商的短信和彩信。早期,微信的用户活跃度并不高。换言之,微信与米超、琪琪等同类产品相比,甚至与手Q相比,都没有竞争力。

这是每个人都看到的如此多的一星负面评论的时候。

微信在2.0版本发布语音功能时迎来了第一波用户增长。这个功能最早是由香港的Talkbox在智能手机上做的,但很快,国内外的Michat、WeChat、Whatsapp等也迅速跟进。

从2.1、2.2、2.5、3.0到3.5,这些版本什么是微信正在做?其实是一回事:让用户不断地加好友。

1、熟人关系链

首先,微信通过匹配通讯录的功能,将这些好友全部添加到了用户的手机中;通过QQ离线消息,微信也带来了QQ用户。

当然,微信从一开始就允许使用QQ账号直接登录微信,但是这个功能并没有让微信在与Michat等竞争中占据优势,但是一旦微信的功能更全面,这个账号有着巨大的优势。

2、陌生人关系链

2.5版微信是附近的人,3.0版是漂流瓶,摇一摇。

这些都是陌生的社交功能。微信为用户提供了与远近的陌生人交朋友的渠道。

当时,很多人在微信上评论是“约会枪的神器”。

实际上,真正著名的(粉饰)神器:Momo 大约在那个时候(2011 年 6 月)发布。

当时大家都在说这种LBS社交(基于位置的社交服务),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使得随时随地确认用户的地理位置成为可能(这是PC时代的案例)。不可能),那么人们可以很自然地识别出离用户最近的其他用户,并且可以从远程网络的社交中产生更多的离线交互。

当时还有一个很火的概念,叫做“弹性社交”。用户到达某个位置后,他们可以与该位置附近的人聊天。美国的一个全明星创业团队做出了这样一款产品,叫做“Color”,但很快就死了。

微信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功能?

对于一个聊天工具来说,每个用户在上面能做的不就是和别人聊天吗?但是,当用户第一次安装微信,导入手机通讯录和QQ中已经用过微信的朋友时,一开始他只有几个朋友,所以不能说话。

只有在微信上不断地创造话题和场景让他们谈论,他们才能留下来。于是在这个时候,附近的人、漂瓶、摇晃等场景就应运而生了。

几项功能发布后,微信用户数量暴增,国内同行被远远甩在后面,奠定了国内移动通讯APP的坚实基础。支配地位。当然,在上面的数据图中,由于后期数据增长过大,前期的前几波“暴涨”基本被掩盖了。

为什么与陌生人社交后微信用户猛增?

最简单的解释是,对于一个通用的应用来说,它首先要做的就是触及人性最根本的需求。对此,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微信摇一摇设计中的故事,这里不再赘述。

3、线下关系链

在下一个版本3.5中,微信确实分享了二维码名片。有了二维码名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线下见面时轻松地互相加好友。从熟人到陌生人,线下关系链一一导入微信。

现在在社交场合结识新朋友,不再交换名片,而是说“加个微信”,然后打开扫一扫,说“我给你扫一扫”,等他打开二维码。

大概在这个版本发布之后,微信用户就达到了1亿。

4、盘活关系链

在4.0版微信中,我创建了一个“朋友圈”。

在此之前,微信只是一个即时通讯工具,在全球互联网历史上并没有聊天工具中的社区之类的东西。

对于微信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

但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前所述,此时已经有1亿用户,1亿用户在这个应用中。他们每个人都加了很多朋友,比如失散多年的小学同学,比如我前段时间在一次会议上认识的人。大咖……但是加了好友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聊天了。慢慢地,我们都不知道对方是谁(或者他还活着吗?)。如果你无缘无故强行聊天(聊天),就会变成“尴尬的聊天”,对方很可能会屏蔽你。

这种事情在微信中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还记得,在微信问世之前,我们通常会在每年的春节和节日期间收到来自各种朋友的祝福短信轰炸。为什么很多人明知别人不会阅读或回复,即使很烦人,仍想发短信?因为“无声的联系”太多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理由跟他们打招呼,告诉他们“我还活着”,当然不能错过。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朋友圈的出现,给这个问题画上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句号。

有了朋友圈,我们每天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微信朋友都能看到。也许他和你没有太多共同之处,但他至少可以喜欢表现出他的存在,表现出对你的关心。于是通讯录中的陌生人升级为“点赞好友”。

而你也会从一些朋友的朋友圈点赞列表中发现:“咦,你们两个是怎么认识的?”所以有一种‘三角友谊’。

它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联系,因为有更多的共同话题,相互信任。原本,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只有一线联系,但有了微信的朋友圈,人们就变成了三角关系,网络关系更密集。每个人都成为这个密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这样的网络,当然会更加稳定。

还有一种更一般的情况。有了朋友圈,我们很容易及时更新朋友的信息,找到共同话题。比如我们常见的朋友圈评论:“你去泰国了,好玩吗?”、“生日快乐!”、“新婚快乐!”、“你一直加班到现在吗?”、“我没有睡这么晚了……

在我看来,如果微信在做了陌生人社交功能之后,确立了移动互联网巨头的地位,那么朋友圈就是一个永久巩固这个巨头地位的功能。微信生态系统至此已经完成。其他后续功能虽然也意义重大,但都是建立在微信站稳脚跟的前提下,也就是所谓的“移动互联网第一票”。

这里需要提到公众号。我之前整理的版本更新列表中没有“公众号”,因为当时公众号并没有专门发布的客户端版本,而是原本预埋在App中的,之前就开始上线了微信4.0版本发布后。功能。

微信单聊群聊、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已经形成了信息传播的闭环,我们每天还生活在这个信息轰炸的闭环中。

5、商业化

5.0版本,微信发布游戏中心、微信支付和表情商店。

在我之前的文章《支付战争简史:微信支付与支付宝》中,我写道:

2013年初,在腾讯年会上,公司总裁刘炽平告诉公司全体员工,“2013年是微信商业化元年”。今年,微信发布了微信支付、游戏中心和表情中心这三款旨在将微信商业化的产品。

1)游戏一直是腾讯营收的重点。借助微信的用户量大、活跃度高、关系链强,这一优势也从PC端迁移到了手机端;

2)表情包在QQ时代一直是中国网友的爱好,但并没有给腾讯带来好的收入,但微信的日本同行Line却通过表情包成功赚了一大笔钱。于是微信努力了,但结果并不好。中国真的和日本不一样。网民不愿意为emoji付费的习惯在移动端并没有改变——所以微信emoji现在基本是免费策略;

3)而支付是腾讯成功逆袭的前线。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游戏中心确实很成功,为微信赚了不少钱,也帮助腾讯股价实现了大规模上涨。微信支付也在 2016 年实现盈利。

6、插件

从前面的五个步骤来看,微信似乎从一开始就设计了一条路径:导入熟人关系链、陌生人关系链、线下关系链、激活关系链、商业化。

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微信从一开始就没有完整的战略思维。每个功能都达到了特定的阶段,并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在这些功能迭代的过程中,微信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的整个界面、整个业务结构、功能结构几乎没有变化。这是因为微信在添加功能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功能的向后兼容性,只做当时最需要的功能,而不是贪图更多。

微信功能越来越多,但一点都不臃肿。要知道,这就是QQ被诟病已久的地方。

这主要依赖于插件。

微信早期的功能都是以插件的形式存在的。您可以随时安装和卸载插件。后来有了公众号,微信突然有了更多神奇的功能。公众号相当于一个可以安装和删除的功能插件。

(作者注:现在有一个小程序平台,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插件平台。关于插件,我在文章中有详细的描述。关于小程序的插件价值,我也解释了在我的文章中。。)

微信走过的路,是没有人走过的路。

在微信的成长过程中,咨询过很多同行(甚至非同行),但最终微信走出了自己的路,迎来了国内外各种抄袭、抄袭、模仿者——手机QQ 、微博、莱网、易信、支付宝、脸书……

二、微信的前身

也许你觉得“前任”这个词很奇怪。为什么微信有前身?

这是QQ邮箱。微信的一切成功,都是基于QQ邮箱的成败。

1、微信的由来

故事始于 2010 年在美国出现的一款名为 Kik 的应用。

当时,Kik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 100 万用户,震惊了世界。这样的用户增长速度是史无前例的,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奇迹。

巧合的是,QQ邮箱团队正在开发一款名为“handmail”的APP,它是QQ邮箱的手机版。

看到Kik的奇迹后,邮箱团队的负责人张小龙立即给Pony发了一封邮件,说我们应该这样做。小马同意了,将其命名为“微信”。

于是邮箱团队开始从“手信”转向微信的开发,由此产生了微信的第一个版本。

微信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微信,名字很准确。由于微信是邮箱团队开发的,为了实现快速实现,尽可能复用原QQ邮箱的整个后台协议和框架,所以后面的通信协议也是邮箱的HTTP协议,而不是即时通讯工具常用的UDP协议。. 所以我们每次发微信消息,其实都是通过微信后台给朋友发微信。

2、微信和QQ邮箱的关系

2005年,腾讯收购了张小龙创立的Foxmail团队,让他负责QQ邮箱的开发工作到2010年。所以在整个5年的过程中,团队一直在锻造QQ邮箱。该产品后来在腾讯内部被称为七星邮箱。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邮箱做了很多尝试。

给大家回顾一下QQ邮箱长什么样子(2016年9月截图):

在这个邮箱界面,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些功能,再看看我们手中的微信。有没有类似的东西?

1)漂流瓶。微信中的漂瓶,来源于QQ邮箱中的漂瓶。

2)QQ邮件订阅和离线“阅读空间”。他们是微信公众号的前身。是不是有点像?通过邮件订阅一些博客或者朋友的QQ空间,就像我们现在通过公众号关注一些媒体、大咖、朋友的公众号一样。

3)以前的QQ邮箱有和QQ好友聊天的功能。2009、2010年左右,在没有网络微信的时候,我经常用这个功能在公用电脑上和QQ上的朋友聊天。该功能后来被移入微信,成为“QQ离线消息助手”。

4)微信尝试了一个“短信”功能,可以给QQ邮箱里的朋友发一些比较短的信,和现在的微信单聊消息很像。

5)以前有个功能叫“广播”。开播比新浪微博晚一点,比腾讯微博早一年多。当时希望推特被复制到中国。这个功能后来因为腾讯集中全公司的火力做腾讯微博而被放弃了。不过,正是因为“广播”,邮箱团队才开始尝试做社区功能。在此之前,它只是一个邮箱。大家对邮箱的理解是一个工具软件。它在这里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然后离开。正是因为开播的风风雨雨,朋友圈的首战才成功。

6)邮箱有记事本功能,微信有语音记事本插件。

7)邮箱有一个“文件中转站”,相当于邮件的附件,所以微信有一个“收藏”。

8)甚至,邮箱还有标签功能ks点赞评论网站微信支付的,可以给邮件贴标签。微信在提供好友分组功能的同时,也提供了标签功能。

如果你仔细看,还有其他相似之处。

3、阅读空间的流动性

我们知道,2005年上线的QQ空间,从诞生之初就被贴上了年轻化的标签。空间上有各种音乐、服装、背景、荧光字体等,非常适合初中生和高中生。. 当时最早的QQ空间的前端技术比较差,所以体验很差。

但随着用户的长大,原来的中学生也慢慢上了大学,毕业后成了白领,对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太喜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所以邮箱团队打造了一个阅读空间(顾名思义),让用户只能阅读朋友的文章内容,而不是看各种花哨的装饰,这样体验就更好了。

后来,引入了在网络上订阅博客的功能,类似于谷歌阅读器。

2011年加入QQ邮箱团队,从一开始就在“阅读空间”项目组工作,当时微信只是邮箱组另一个项目组的产物。

当时我们团队在想,阅读空间也能独立做成手机APP吗?照我说的做,这个项目的产品经理和客户开发就只有我一个(我早期也担任过设计师,随机P图)。当时,内部名称是“微杂志”。

Demo准备好了,小龙看了一眼,为什么不合并到微信里面呢,所以微信里面有两个插件,一个叫腾讯新闻,一个叫微博阅读。结合当时公司的资源,腾讯新闻和腾讯微博上的内容被抓取并收集在插件中,并推送给用户。腾讯微博后来停止了服务,所以微博阅读插件没了,腾讯新闻插件还在。它给腾讯新闻带来了很好的流量,从而创造了腾讯新闻客户端在移动互联网的辉煌。.

有了这两个插件,团队想知道,这种能力是否可以向所有媒体开放?所以有一个公共平台。

最早的时候,公共平台不是这个名字,它叫媒体平台。我们都知道微信公众平台的网址是“mp.weixin.qq.com”,而这个mp来自“媒体平台”的缩写。

后来改为“公众号平台”,即“公众号”的意思。当时我就想,不仅媒体可以来发内容,还可以邀请一些名人过来。最早引入陈坤、王力宏、杨幂等名人发帖,早期用户可能还有印象。杨幂的粉丝关注她的公众号,她会给你发语音(当然是自动回复语音),粉丝很开心。

后来觉得情况不够大,所以改名为“公众平台”——口号是“个人再小,都有自己的品牌”。公众平台就这样诞生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经常在公众号上阅读文章。官方限制是在文章内容中嵌入链接,所以如果要添加链接,必须在底部的“阅读原文”中添加。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叫读原文,是不是很奇怪?不应该叫“相关链接”什么的吗?

这是因为当时公众平台的内容模板是我做《微杂志》的模板,而微杂志的模板是用来爬取博客内容的,为了方便用户回原网址,也是为了尊重原作者,给他带来了流量,所以在底部加了一个“阅读原文”的链接入口。

这个坑一直留到现在。

《微杂志》早期截图

三、微信成功的必然与偶然

微信的成功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

它必须在哪里?

因为有腾讯之父,所以有能力直接用QQ账号登录,打通QQ实现离线消息,邮箱本身的推广资源,腾讯母体的平台运维支持,以及腾讯在即时通讯等方面的经验,这些都是业内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想象的支持。

但这些必然导致人们常说:如果张小龙换成雷军,换成其他人,他就能做微信。

这么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微信的成功,它有两个方面:

首先,微信在移动端搭建了一个类似于PC端QQ的国家级交流平台。这是微信成功的第一个方面。这方面的成功,靠腾讯自己的儿子,应该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但另一方面,微信远不止是一个聊天工具,它的地位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QQ,变成了一个操作系统。平均而言,人们每天有超过 40% 的时间花在微信上。此外,微信覆盖了QQ无法覆盖的高端人群,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这是QQ一直无法做到的。而且,微信借助其创新,还吸引了大量国外同行模仿,这更是难以想象。

一个产品要达到这种程度的成功,靠资源支持还远远达不到。

说说微信成功的5个巧合。

1、第一次机会:没有负担

很多人都听说,微信刚成立的时候,腾讯有几个团队在做微信产品。不过邮箱团队原本没有做手机APP的经验,另外两个团队都属于无线事业群,原本负责手机APP的开发。

理论上,他们应该比邮箱团队更有经验。但是,他们受制于另一个因素:腾讯无线当时的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移动运营商。微信产品上市后,中国移动向腾讯无线打招呼,不允许此类产品上市。你可以做到,但你是一家大公司,你做不到。

所以当时无线团队被捆绑起来并且非常小心地做这件事。后来我们看到QQ通讯录里加了一个Q字母,就是这种妥协下的产物。所以他们当然不可能成功。

而且邮箱团队不受无线团队控制,再加上小龙的勇气和小马的支持,大胆开发,大胆推出,才有了今天的微信。

2、第二个意外:种子用户群

微信早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受QQ支持。最早的微信用户基本来自团队自己的产品QQ邮箱。

来源有两个:一个是QQ邮箱首页,放一个微信广告。另一种是在微信中引导用户发送邮件邀请好友加入微信。

正是因为最早的来源是QQ邮箱,而不是QQ,所以早期的微信用户更“高端”——QQ邮箱由于长期体验优化,受到了很多上班族的喜爱。这些从早期就喜欢花哨的QQ秀和QQ表情的年轻人,走出校园,走进职场,爱上了简洁专业的作风。

千鸟齐聚。早期的用户属性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交产品的基调和口碑。所以微信最先在他们中间传播开来。

3、第三次机会:终极追求

如果张小龙和整个微信团队不追求极简体验的风格和品味,那么微信从文案、图标到功能定义,可能会陷入像QQ一样,成天宠着用户习惯,试图找到一条出路。让用户花钱:今天换皮肤,明天加QQ秀,搞这个钻那个钻,会员,积分,星星,月亮……然后一次又一次的换,折腾用户。

这些个性化、商业化的功能还不错,对孩子也应该这样对待,但如果那样做,就不可能吸引到高端用户,微信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过去白领,尤其是外企员工,不屑用QQ,只用MSN聊天。如今,MSN已经销声匿迹,米辽这样的强敌也退出了战场,手机QQ也残忍的抄袭了微信。这些与微信追求“极简主义”有很大关系。这种对微信的“冷漠”偏好,甚至影响到了今天整个中国的移动互联网。

4、第四次机会:远离总部

微信的成功也得益于微信团队在广州,而不是深圳。

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腾讯总部位于深圳。2012年,腾讯有2万人左右,其中深圳至少有1.8万人,其他城市的分支机构也很少。其中,广州邮箱团队不到200人。

但正因为人数如此之少,却保持着精益求精,不会被总部各种人才的流动所干扰,实现了优秀人才的集中和长期合作。

在我在互联网行业经历的这些年里,微信团队的精益求精是我见过的任何一个团队中最优秀的,尤其是它的人才密度。

这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

微信团队(原广州研发部)在腾讯很特别,可能是因为离总部比较远。微信做大之前,晋升和调动的机会不多,人员流动也很少,团队隐匿。这么多低调但才华横溢的同事。部门群里聊天ks点赞评论网站微信支付的,总有人时不时写一首诗,或者来一句让人拍手叫好的金句,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沉默寡言,默默做好事,专注于雕刻产品、代码、设计草案。

如果说微信团队的招聘有什么标准,根据我的观察和结论,那么,这些人除了优秀之外,必须要有亮点才能加入团队。微信起步的前三年,一直保持着很低的接受率,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后期,非常苛刻,“宁可短,也不要过度”,而且不会降低标准。

5、第五个意外:大胆小心

前面说过,微信是朋友圈的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朋友圈的实际对手是微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也在模仿Facebook,而且都在中国占据着这个“生态位”。

但是把聊天功能和社区功能放在一起是有风险的,就像Facebook后来独立的Facebook Messager一样,但并不是很成功。新浪微博原本是想让微博私信成为一个独立的应用来对抗QQ和QQ。微信也失败了。

还有一个案例,微信的早期竞争对手米聊很早就在产品中加入社区,自动同步用户签名变化等动态。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当用户关系链没有很好的解决的时候,这个功能就实现了,最后整个动态区就变成了垃圾堆。

但微信却大胆而小心地做到了。为了这个功能,微信团队花了半年时间,尝试了40多个内部解决方案,最终确定了朋友圈计划。

这次尝试的成功本身就是偶然的。

总结:

一个产品的开发过程是否顺利,除了它的产品战略,还有产品团队的执行过程,与产品团队的基因、团队积累、团队管理风格、团队行为都有非常非常大的关系。关系。

正是因为微信团队在邮箱期间经历了各种功能尝试,不仅积累了经验,还培养了团队,奠定了团队的体系基础,让一两次赚上亿成为可能年。明星产品。(微信团队如何打造能打仗的团队见我的文章)

所以我前面说了,微信的成功,都是建立在QQ邮箱的成功和失败的基础上的。这种成功是必然的,更是偶然的。我们应该学习的正是这种偶然性。

关于微信生态中的创业者和产品经理如何理解微信平台的规则,微信团队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能从微信团队身上学到什么,我会在下一篇(或下一篇)中讲述,欢迎关注。

作者 陆书深,小红科技COO,微信创始团队成员,产品哲学研究员。研究与实践方向:产品场景与工业互联网企业管理,欢迎讨论交流案例(微信:sheninside)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