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这里有一段演示代码:
public final class SingletonDemo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ingletonDemo() {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Demo INSTANCE = new SingletonDemo();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在SingletonDemo类中,有一个private修饰的构造器(该类不能再外部new创建,只能通过getInstance方法或者通过反射机制来获得SingletonDemo,在SingletonDemo中已经创建好了一个私有的类对象(被private、static、final【不可修改,在创建时必须初始化】修饰)),这个类对象是由getinstance方法暴露给外界,是外界能够获得。这个类由自己创建对象,并且外部只能使用INSTANCE对象,符合单一,访问对象的方式也唯一。所以这是一个经典的单例类。但是这个单例类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这个类可被序列化,可以写到内存中,也可以通过反序列化拿到对象。
一般来说, 一个类实现了 Serializable接口, 我们就可以把它往内存地写再从内存里读出而”组装”成一个跟原来一模一样的对象. 不过当序列化遇到单例时,这里边就有了个问题: 从内存读出而组装的对象破坏了单例的规则. 单例是要求一个JVM中只有一个类对象的, 而现在通过反序列化,一个新的对象克隆了出来.
当把 SingletonDemo对象(通过getInstance方法获得的那个单例对象)序列化后再从内存中读出时, 就有一个全新但跟原来不一样的SingletonDemo对象存在了. 那怎么来维护单例模式呢?这就要用到readResolve方法了. 如下所示:
public final class SingletonDemo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rivate SingletonDemo() {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Demo INSTANCE = new SingletonDemo();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private Object readResolve() throws ObjectStreamException {
// instead of the object we're on,
// return the class variable 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这样当JVM从内存中反序列化地”组装”一个新对象时,就会自动调用这个 readResolve方法来返回我们指定好的对象了, 单例规则也就得到了保证。
原创文章,作者:9I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im.cn/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