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陆家中学副校长宋郑还:创业路上的坎坷与收获

创业之初历经险阻

记者:好孩子集团的成长与崛起,可以比作是一个传奇。去年,好孩子抢占德国手推童车市场的1/3,儿童自行车市场的1/2,在国外,好孩子童车更是抢占了80%的市场份额。这一切,都和宋郑还密切相关,而他自己也因而登上《福布斯》中国大陆百名富翁榜,成为上海首富。和好多有名的企业一样,现在声誉显赫的“好孩子”也是从险境中坚持过来的。在昨天十分气派的苏州陆家中学里,一个很残破的角落变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而那儿,就是好孩子起家的地方。宋总可不可以和网友说说您最初的创业故事?

宋郑还:好的。好孩子的前身是靠班主任集资款办上去的校办厂。最初的那批人,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色调:他们要生产一种称作微波炉的产品。尽管如今微波炉早已很普遍,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种产品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无疑比现今的奢侈品还要奢华。但是现实其实也很残酷,产品没有销路,厂子眼看就要垮了。

后来,厂长换了几任都没有起色。在这些情况下,我被赶鸭子上架,教育局的市长点名让我接过那种烂小摊,希望我无论如何要撑4年,当时我正在陆家中学兼任副校长。我接手这个校办企业的时侯,厂子早已濒于险境。工厂的条件很差,也没哪些好的设备厂房,只有两个车间,一个办公室,一个饭堂,很小。

没有厂门,没有挺好的路,特别下雨天,走进来衣服都要在崎岖里沾掉,工厂虽然不能称为何鞋厂,根本是很糟糕的一种情况。讨债的人络绎不绝,我们欠了100多万的债。当时我们估算了一下,如果当时把鞋厂的一切全部卖掉还债,还差80多万一个窟窿,债主找上门,找县长,找我,找中学,情况够糟糕的。 当时的厂子,正在为过去的经营决策失误还债。

记者:你就是在这么艰辛的情况下,想到生产童车的吗?

宋郑还:是啊……说起来也很碰巧。我捐助过一名女大学生,她一次献给我一辆美国产的婴儿车,问我:“宋校长,你要不要做这个东西?”那之后,童车便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自己动手用铁管搞出一个小模型,摆在办公室里,起初只生产旧式婴儿车,但是有限的订单永远不会让厂子赢利,那么多的巨亏如何挽回?教师的集资款何时才会返回?我真的很着急。

为他人做加工,不会有好生意做。只有做自己的产品,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才可能出奇制胜。于是我动员你们:“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第一!”

图片[1]-苏州陆家中学副校长宋郑还:创业路上的坎坷与收获-老王博客

在一本刊物上,我碰巧听到一张睡椅的相片,我就想:“如果加上长椅,加上轮子,不就成了童车?”“如果沙发可以翻转,不就成了两用童车,变成带摇篮的婴儿车,这就是世界上没有的!”

我马上为模型装上两个轮子,这个东西翻上去就是婴儿车,翻过来就是椅子。后来我就拿这个发明去申报了专利,卖了4万元,成为我掘到的“第一桶金”。

巨资修缮厂门 振奋职工斗志

记者: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你却作出了一个决定:把自己领到的第一笔专利费4万元,几乎全部拿来建了一个在明天看来仍然不算落伍的新厂门。有钱为何不投入到生产当中,反而用来修店面呢?

宋郑还:如果要将钱投入到生产的话须要好多投入,当时负债那么多,根本不可能生产。我觉得人是要有精神的,什么事情都是能干下来的,我相信首先一定要把人的精神激奋上去。所以当时其实鞋厂好长时间没发薪水,好多事情都须要钱,于是我就决定从4万块钱中,拿出3万多块修筑厂门。结果,建好这厂门对我们职工构建自信心起了十分大的作用。

管理之道:强硬作风征服职工

记者:员工的自信心树立上去了,但是管理呢?他们未必会一下子就接受你这个新厂长。

宋郑还:我在管理方面也开始了一系列变革。我的职工们都没有想到,我看上去和和气气,真要严厉上去却是特别强硬。很多人在骂我秦始皇,因为我太强硬了。我说我不争取做一个100分的厂长,但是我保证是一个60分的厂长,我是及格的。但是我这个60分的厂长,我的决定要100%的执行,那我们这个厂就是60分,如果说100分的厂长,他的决定60%的被执行,那也是60分。我说大家晓得哪一种鞋厂有前途,我说是第一种。因为这个鞋厂它是有权威的,它是有规矩的,这样才可能成功。所以我说,如果谁要身上长角我就把这个角要掰掉,身上长刺我要把这个刺拔除,是绊脚石我就把你踢开,是试金石我就把你搬掉。然后我就真的处理了一些人。后来呢,工人们渐渐渐渐就服了,觉得虽然也应当这样子。

创新求变 做自己的品牌

记者:那么鞋厂的业务是如何一步一步做上去的呢?

宋郑还:一开始,我四处跑北京的鞋厂,拉一些小活干,做玩具,做小汽车轮子,只要能做的就做。后来有个碰巧的机会,我们开始了新的事业。当时我们吸收了好多北京的补习生,都是在北京没考上学院的来朋友中学辅导。这当中有一个中学生,她的母亲是北京一家军工厂的总工程师。军工厂刚好要做民用产品,他们要做伞车,他就把这个生意给了我们这个校办鞋厂。加上后来我们有婴儿车的专利,我们就开始做起婴儿车来了。在这基础上,因为军工厂活力也不是很大,生意也不是好多,所以我们就自己开发婴儿车,打自己的品牌,就这样做上去了。

在这儿还是要提一下发明专利的话题。我申请专利赚了4万后,发明创新的看法就更多了。四功能的、多功能的各类童车源源不断地设计下来,我也就过了一段卖专利生存的日子。直到在一次定货会上,我设计的一款童车被炒到了15万元的“天价”,我才意识到自己设计的东西是市场上真正不多见的创新产品,于是我就打定了主意:不卖了,抱回去自己生产。这款产品起名“好孩子globrand”。从此,我们公司走上自主创新的公路。由于设计新颖,并且全是原创性的产品,我们的好孩子童车的销量逐年递增,并在1993年成为国外销量第一名。

商场杀手锏:就是不断创新

记者:在国外打开市场以后,好孩子是如何迈向世界市场的?

宋郑还:后来,我带一个日本的顾客在鞋厂转了一圈,全部看过之后,他开始没有说哪些,临走的时侯,我看他是考虑了很久,给了我一句话:“童车不是如此做的。”当时对我的打动实在太大了。

然后我就问自己了:“那企业是不是这样做的,经营是不是这样搞的?品牌是不是这样成立的?”我认识到企业有很多落后的地方,落后的观念和管理机制恰恰是对我们中国企业家的挑战。不过,面对这种问题的时侯,我们也面临着一个好机遇,国内外市场十分开放,我们可以引进经验,卖出产品。我们应当捉住它,应该去创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别的公司,这确实是我的追求。

我此时真正意识到了好孩子和美国著名品牌的差别,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好孩子开始了向更高层次的迈向。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杀手锏就是不断创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技术创新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这个也是我们经营的一个经验。因为我们发觉真正的创新成果,要靠知识产权来保护,要借助专利法、版权法等等。但这个保护非常难,特别是在中国。要真正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就只有不断创新,你仿照我的第一代,我第二代就下来了,让你永远跟不上我的脚步。

图片[2]-苏州陆家中学副校长宋郑还:创业路上的坎坷与收获-老王博客

“好孩子globrand”市场竞争路线图

商界在线:中国好多产品参与到世界市场的竞争当中,依靠的是低廉的人力资源成本,低廉的产品价位。好孩子是不是走的这样一条世界竞争公路呢?

宋郑还:进入国际市场,不能仅以优价获胜,还是要靠开发创新。我们一天到晚都在想怎么样去创新,怎么样找到一些灵感,发明我们的产品,可以说我们是有心人。有一次呢,我在英国的百货商店,这个百货商店人甚少,顾客也少,很安静,然后就进来一对夫妻,推着一个婴儿车,这个小孩一进来就抽泣大闹,父母很着急,妈妈用车子在台阶起来撞,一撞一撞的,小孩就停止啼哭了,他停止撞之后男孩又哭了。当时我就想,如果有一种产品,小孩可以在里面摇一摇,那男孩又舒服,家长又便捷,所以我就想做一个摇篮式的童车,后来我回去就把这创意交给了我们的开发部门,然后就做下来了有两种摇法的婴儿车。

记者: 就凭这几款童车就打开了国际市场吗?

宋郑还:就是这两款款童车,它们是“好孩子”打开日本市场的第一辆车。我们选择了日本的COSCO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他们是美国第二大婴儿用品制造公司,刚刚从婴儿车市场败退出来。开始他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她们已然做了撤下来的决定,但是后来被我们的热情所俘获,决定瞧瞧我们的产品。当时我就想给她们瞧瞧产品,我带去的一种我设计的有两种摇法,车座可以摇的摇篮伞车,这是奇特创新的产品,流线型的车身。我当时把它打开,他们光看外形就早已被吸引了,然后我轻轻地摇一摇,他们的双眼就亮起来了。那次我回到中国,他们随即也就来了,到我们公司来,非常畅快地答应和我们合作。

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是博得胜利的关键

记者:好孩子集团能发展到明天,取得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您觉得最关键的是哪些?

宋郑还:最主要的还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既是企业涉足世界市场的神器,也是保护企业的坚强圆盾。我们能走向世界,靠的不是优价策略,而是公司的创新能力,是产品的安全和舒适。那些借助优价优势出口的产品面临越来越多反倾销诉讼,而我们“好孩子”在迈向海外的过程中,却未曾遭到过倾销质疑。

另外我还决定:我只做自己设计的东西,不帮他人做代工加工。为别的品牌-全球品牌网-做加工,如果企业管理非常好,利润能做到2%即使是很难得了。但是我们出口法国市场的童车,利润超过50%,因为我们推出的产品里总是有他人没有的新元素。2006年春天,我们攻入法国市场的新品童车,每辆卖到700多欧元的天价,成为亚洲最贵、最高档的童车。产品附加值是任何一个出口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图片[3]-苏州陆家中学副校长宋郑还:创业路上的坎坷与收获-老王博客

记者:这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如何能够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你们怎样避免一些侵权风波的发生?

宋郑还:近年来,国家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气氛正日渐浓重,但在具体做法上还有不足的地方。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目前我国对被侵权者赔付额过高,客观上默许了侵权。

目前我国的司法体系对侵害知识产权的赔付,主要采用的是“填平原则”,即把被告的侵权所得补偿给上诉,而不是惩罚性赔偿的原则。这种赔付办法不利于阻止恶意侵权行为,侵权成本低,而维权的成本太高,这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科学创新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数倍赔付或惩罚性原则,使知识产权得到愈发有效的保护。

18年来,为关爱“好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企业承当着昂贵的研制和专利维权费用。要研制出受到市场欢迎的好产品很不容易,但一旦遭遇侵权,所有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破坏。一个健康的市场机制,应该让企业辛辛苦苦搞下来的好产品维持正常的寿命周期。我希望全社会都来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给这些立足自主创新发展的企业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好孩子”的资本运作模式

记者:有人觉得,“好孩子”赢就赢在自主创新,不断实现“中国创造”上面。这一点不错。但“好孩子”的资本运作也是它发展历程中下的一手漂亮棋。PAG控股“好孩子”被媒体称为“2006年中国最佳资本营运”的案例之一,这中间一定经历了好多艰难吧?

宋郑还:一般说来,年底的时侯,工厂都要碰上要发展扩厂,扩厂就须要资金,资金紧张的时侯就把流动资金抽下来,但是流动资金原本就紧张,每年都遇到这样的问题。1994年矛盾非常大,银行按揭难度大。1994年,我们以好孩子集团主要资产作为投资,香港中国置业以450万美元现金投资,合资组建“好孩子”儿童用具有限公司,中国置业的450万美元投资获得“好孩子”的 33% 股权,这是“好孩子”集团第一次以股权形式融资。后来,第一上海在1996年投资好孩子690万美元,获得33.01%的股权。1998年,第一上海耗费1000万美元竞购了中国置业在“好孩子”的33%股权,控股了“好孩子”。2000年,日本软银和日本AIG所属的中国零售基金分别注入900万美元,分别获得 13.2%的“好孩子”股权。2006年年初,欧洲PAG(Pacific Alliance Group)以1.225亿美元单价,收购“好孩子”100%股权,重新分配后管理层持有的29.43%股权降低到32.6%0%。我们与PAG的资本运作得到了业界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诱因是,这次是杠杆竞购。这应当是国外首例杠杆竞购,凯雷杠杆竞购柳工目前还没有完成,而且并非100%的股权竞购。

记者:股改后你的大股东地位就失去了,当时你就不害怕被大股东炒鱿鱼吗?某种意义上讲,你作为好孩子集团的总裁,只不过是一个被资本控制的中级打工者而已。

宋郑还:当我创建“好孩子”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没有想过私人去拥有这个公司的股权。我明天的成就,主要是一个机遇的诱因,或者说是国家开放带给我个人的利益,所以我早已十分的满足了。股改后,如果没有美国资本的步入,我个人的利益在哪里?资本追逐收益,它的形式不是靠控制,它拿这个控制权是为了规避风险,在须要的时侯对市场做一些组织,灵活进退,而不是说它为了要纯粹地去经营。现在有的投资者讲得很明白,我们买的是大家这个管理团队,所以这个公司的前景,以及作为创业者的你,是不是才能在失掉控股权之后继续掌控这个公司,关键是看你能不能为股东创造利益。 我未曾想过要去控制这个企业,一个真正的企业、伟大的企业,它都不会是哪一个人的,它应当是社会的,只要它能发展,我有没有控股权又有哪些关系呢?

企业须要塌实做事的职工

记者:宋总的一席肺腑之言令人深思和感动,思维的境界也令人钦佩。刚才有网友提问:“好孩子”走到明天,后面必然有个优秀的团队,包括最一线的职工队伍。那么在选择职工上,您会喜欢怎么的职工?

宋郑还:我喜欢塌实做事的人,只要你以客户为导向,按照系统的方向做应当做的事情,按照研制目标做好每一件事,就一定会获得成功。但是公司的命运不能借助在一个人头上,而是须要一个团队,每个职工只有在正确引导下才会迸发创造力。创造不能浪费生命,不能浪费青春,不要做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没有经验就谈创造太难。

员工不要用公司的金钱来做自己的梦,而是要根据公司制定好的方向去做,要视你自己成为企业的人,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要埋头苦干、勤奋创新,不要责怪公司没有提供给你自由发展的平台。其实,公司对于每位新人的培养都是有计划的。我会亲身对管理与技术方面的新人进行培训,这在我们的公司已是惯例。现在有许多大学生结业之后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想通过公司这个平台来实现自觉得是创新的东西,实际上常常是些异想天开的看法。我不是不主张青年人去创新,而是这些创新应基建于塌实的基础上,要迎合公司的发展方向。一个南京的大专毕业生步入公司之初没有过多的创新意识,基础也不是挺好,只是脚踏实地地工作,但是经过公司几年的培养,现已成为一名著名高产的设计师。

记者:在好孩子集团,职工们都说你是个工作狂,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经常性的?在企业发展的早期,可能你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现今企业发展壮大后,十几个小时的工作还有必要吗?是不是你已然养成习惯了?

宋郑还:(笑)差不多吧。经常有时候,特别是有时候熬过夜了,一宿没睡着,早上又要去出席一个大会,比如说很即将的场合,你须要精神好一点,那种时侯感觉到很有些感慨,觉得哎呀,真正所谓“快速摊销”了。我们仍然在不断地追求,追求中一定要特别实干,很多挺好的一些看法要弄成实践,并且要才能产生自己的一些特色,竞争力。这是不容易的,不是想就可以做到的。但是你光做还不行。我们曾经仍然是称作埋首拉车,现在我感觉应当是抬头拉车了。真的是要瞧瞧清楚,多想一想再往前走,不断的去实践。

“我赢在我不服输的性格”

记者:“好孩子”在你的率领下,取得了明天这样巨大的成就,令人敬佩。您认为您赢在那里?

宋郑还:确实有很多人和我说:“你适应性很强,你有责任感。”这可能是社会对我们作出行动的一个评价。从个人来讲,我也不去想那些理智的东西。我们有个人生活的一种准则、理念,就是一定要做些事下来,要做就做好,很好胜,很要面子。我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我不服输的性格,做事情一定要做好,做得比他人好。我想弄成一件事情一定要有一种很强的追求,那你才会得到一个挺好的结果。我在教学的时侯,我仍然跟我们的中学生打这样一个比喻:体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会,每个项目它的亚军只有一个,但是全世界那么多的运动员都在争这一个亚军,但是最终还是大部分的人都没得到。那么那些人有没有丧失了哪些?有没有得到哪些?他没有丧失,反过来他显得更强、更快。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