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网CEO和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幽默风趣,智慧满满

十三姬个人资料

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

自2004年起开始科学写作,先后为10多家媒体开办科学专栏;

主编《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获得“国家图书馆文津奖”;

2008年4月创立科学松鼠会,倡导“让科学流行上去”;

2010年11月,创办果壳网,倡导“科技有意思”;

2009年获“第八届上海大众科学奖”,被评为“2009年度潮流先生之科学传播人物”;

2010年获科技部评比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人物经历

果壳网创始人 风趣诙谐有智慧的姬十三

图片[1]-果壳网CEO和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幽默风趣,智慧满满-老王博客

生涯

他出生在江苏连云港,离海很近,父母都是诊所工人。他形容自己是个典型的岛民,小时候很难远行。“内陆的人可能会很容易到另外一个城镇,觉得世界很大,我们出岛很麻烦,通常是在比较小的空间生活,小时候认为海岛就是全世界。”

这个复旦大学神经生物系的博士,从2004年开始向媒体投稿。那时他还是研究生,他的文采以诙谐见长,擅长将无趣的科学知识用好玩的故事讲下来。他的一位同学曾说:“姬十三善用生物学术语创造一门新的流行文化派系,学院派的顽皮,进入大众流行渠道,很容易为热衷于智力游戏的年青人群仿效。”

成为专栏作家后,有人把姬十三当成科学文艺青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生——容易较真,更讲求事情的逻辑性,只是由于爱写东西,看一些小说散文,在理科生上面变得文艺一点。“如果在逻辑上难以劝说我,我可能还会特别不爽,一直较真下去,如果逻辑上说得通,我都会很容易接受。”他说。

平客形容他是个置于人堆里找不着的温和型的江南才子。“他不像理科生那样有常人不理解的怪癖,也不像文科生那样感性,文理分类对他的意义不大,如果用关键词,就是理智,有好奇心,机智,有些诙谐和自己的小兴趣,对这个世界饱含焦躁的渴求,接触深了你会发觉,他虽然是一个闷骚型的蛮有趣的人,其实他耳朵里在寻思好多问题,可能是你想不到的。”

2007年,在写了两年的科学专栏后,姬十三面临对未来生活的重要选择。他可以拿着优秀的毕业论文,像他大多数朋友一样,申请去美国继续走学术的公路。或者,他留下来,在广州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曾分别去一个事业单位和一个药业公司实习,但那两段经历并没有给他留下好印象。最后,他决定哪些也不干,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

毕业后的半年间,姬十三每周大概要写三篇稿子。这些科学小文章为他迅速博得一大批粉丝。事实上生活也没这么糟糕,他一个月可以赚到将近一万元。但专栏作家当久了,他认为这些生活似乎没有尽头,他想酝酿更大的动作。

发起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的创始人姬十三,在复旦大学读完神经生物学博士,从北京来到上海,见了一批年青的科学写作者。他想到在网路上做一个峰会将你们联系上去。

此时姬十三想的只是强化你们的联络,他想到的方法也只是网上峰会。 “多人协作的作用与个人的单打独斗是完全不一样的,且不易舍弃。写作是一个孤单的过程,科学这方面人甚少,能得到他人帮助很重要。”姬十三说这就是一个社区型组织的优势所在。4月底的时侯松鼠会的群博就上线了。松鼠会的成员本身都是科学诗人,或在媒体任科学记者、科学编辑,博客的内容便是每位人贡献一点做下来的。

之所以起名叫松鼠会,是因为她们将科学比喻为坚果,内核有营养而机壳无法撕开,松鼠们的工作就是将科学的坚果撕开。

很多人说想进松鼠会,跟“松鼠”交同学,但可能从来没有看过松鼠会的文章,让他看也不会喜欢,但是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流行的标签——成为“松鼠”,与“松鼠”交同学可以成为谈资,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图片[2]-果壳网CEO和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幽默风趣,智慧满满-老王博客

果壳网创始人 风趣诙谐有智慧的姬十三

果壳网

科普算不算公益?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传统公益圈的人觉得,只有这些帮助弱势群体的团体,才具有公益性质。姬十三经常被人问到:“你们在帮助谁?”他回答说:“我们在帮助城市青年人提升科学素质。”“你们是锦上添花,”对方说,“但不是雪中送炭。”

对姬十三而言,没有科学支撑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也是弱势群体。但这些信念很显然得不到传统公益圈的认可。到最后只剩下一种方式。松鼠会只能去注册一家公司,尽管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松鼠会本身并没有任何盈利的准备。在中国,这种迂回曲折的途径,是许多草根NGO的选择。大多数起初企图注册NGO的组织,最后都以工商注册公司的名义生存。“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姬十三说,“没有办法以后的办法。”

这些钱都从那里来的?除了股东们追加投资的一部分(姬十三也在继续往里投钱),这些收入几乎都靠公司接下来的零散的项目。可能是帮电视台企划一个节目,可能是政府的一个科学项目,也有可能和一些小型企业的合作。但她们其实再也不会接着撰写社会责任报告这些业务。“那太难。”他说,“而且我们尽量选购和科学有关的合作。”

姬十三仍然把科学松鼠会当作NGO来做,他认为传播科学是一种公益活动。“松鼠会的架构决定了不能满足一些更大的期望, NGO组织有优势的地方,比如你们都非常乐意出力,能够团结很多人的力量。劣势在于负责的人甚少,做大都会出现好多问题。商业组织起步比较难,一旦上了轨道,会获得比较大的资金支持,空间会更大。不同模式适宜做不同的事情,NGO适宜做一些传统公益,帮助弱势群体弥补社会空白,商业适合做一些大的事情。”

当时刚好有几家VC在谈,把看法梳理了一段时间后,果壳网在2010年10月开始起步,上海挚信资本半年时间先后注入两笔百万美元级投资。

果壳网在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名下运作,姬十三担任该公司CEO和科学松鼠会理事长,但他基本不再过问松鼠会的日常事务,后者成为NGO组织哈赛中心的一个公益科学传播项目。

很多媒体将姬十三此举形容为“以科学反哺公益”,他并不认同,“果壳网和科学松鼠会都有各自的愿景,不能说一家机构的存在是为了反哺另一家,果壳网是帮助了松鼠会。哈赛中心是一家NGO,不能说果壳网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反哺松鼠会。”

粉碎机

“谣言粉碎机”是一个专门辟谣的网路科普栏目,背后有一群热爱大众科普的年轻人。你可能没听说过它,但“地震‘生命三角’并不可靠”、“核污染扩散图纯属伪造”、“NASA发觉外星人是以讹传讹”这些重大风波中帮助人们稳定情绪的辟谣信息都最早来自它,现在它的粉碎矛头瞄准了公众对乳品中人工添加剂的恐慌。“我们不是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对问题进行梳理,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让你们能自己做选择。对事物仍然保持理智的心态,才是抵御谣言最重要的力量。”

图片[3]-果壳网CEO和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幽默风趣,智慧满满-老王博客

“谣言粉碎机”刚满7个月,和果壳网主编徐来的女儿差不多大,这如同他的另一个宝宝。“连名子都是我儿子给起的。”说起来徐来很兴奋,这个名子让科学青年们很容易联想起俄罗斯探求频道一档知名的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徐来也并不证实他和果壳网CEO姬十三在借此形式向自己喜欢的节目致敬。“谣言指明对象,‘粉碎’和‘终结’一样都是很有动感的代词,整个名子听上去还带有点暴力美感。”搞这样一个栏目是姬十三的主意。“也许你能想到谣言是不久前的金庸‘被逝世’、‘NASA宣布有外星人’,可对于我们做科学传播的人来说,身边时刻存在着各类不科学的说法,或者谣言。”徐来对本刊记者说。

袁新婷还记得去年6月结业归国找工作,一个碰巧机会得以出席果壳网的编辑笔试,姬十三告诉她想要做一个“粉碎谣言”的栏目,问她有哪些想法。“那不就是‘流言终结者’吗?”资深“粉丝”袁新婷脱口而出。姬十三忽然觉得袁新婷“很对路”,他告诉袁新婷,她将负责一个称作“谣言粉碎机”的版块,这个版块的主题定位是:捍卫真相与细节,一切谣言将在这儿被终结。而资深“粉丝”袁新婷接受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工作也显得顺理成章。

虽然饱含歉意,想要仿效却不太可能。“流言终结者”是一档电视节目,每一集都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种流言是否真实。“我们是网路传播,更重要的是从目前的成本投入不足以进行大规模实验,所以辟谣的形式更多是通过科学文献梳理来得出结论。”徐来对本刊记者说。于是,徐来和袁新婷担纲编辑工作,几十位专业方向迥异的兼职作者组成了一个关系松散、“粉碎力”却并不差的团队。

科技

2010年11月,姬十三成立泛科技网站果壳网,聚集各行各业有趣、有味、有志的青年人,学习、分享、讨论各种知识。“谣言粉碎机”等主题品牌以科技视角评析社会风波,获得极大好评。

果壳网的名子来自于莎翁新作主角哈姆雷特的感叹:“即便我身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霍金曾借此为题著书《果壳中的宇宙》,暗示自己身处轮椅之上的这些岁月。果壳网的创办者采用了这个名子,意在“网络是我们的果壳,然而这儿所谈论的,大至宇宙小至原子,没有哪些能禁锢我们的好奇。”

2010年11月,果壳传媒即果壳网宣布组建。当时,姬十三的这一举动,被诸多媒体剖析为科学青年向商业的“华丽转身”。不过对这个开朗仍然的理科女生来说,商业头衔的转变与其说是一次转身,不如说是一种对自己理想更耐心的坚持。对于果壳网,姬十三踌躇满志,“松鼠和果壳是两回事,方向不一样,果壳网是目前我全部精力的所在。”

这里大神云集、奇人趣事不断。各路学术达人、科技梦想家、电子技术狂、量子物理爱好者汇聚一堂,找到了科学在生活中的归属。平日里,他们躲在屏幕旁边,绞尽脑汁粉碎谣言。时不时,举行一次技能分享会议,将各类稀有技能、冷门知识、研究经验烩成一桌科学大餐,分享给热爱生活的万有青年。每年的3月14日“π节”,大家都会集体吃派庆贺。

“果壳是一个满奇特的公司,我们须要走很长的路,我们是一个慢公司。当然任何网站都希望成为一个更大众的网站,但我们核心用户的特质是哪些呢?”他说:“我认为是这帮对知识感兴趣的人,对知识好奇的人,有好奇心的人,或者说在生活当中推崇理智思维的人。我感觉这帮人是果壳的核心用户,他们共同构成这个网站的价值观。

果壳网现已成为英文世界里最为重要的知识社区之一,并积极促进各类跨界对话:策办的万有青年烩系列活动,在两年内吸引近300名青年人讲演,已是华语地区规模最大的线下知识分享活动;持续五年推进“第八日”项目,带领艺术家与科学家跨界对话;创办“菠萝科学奖”,发现和选聘华语地区最能彰显好奇心精神的科研项目。

果壳网的创意素来被业界称奇,好创意须要好的执行力,相对他的团队执行力也号称完美。团队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科学背景的人只是一部分,姬十三觉得各种各样的人在一起,才会出现一个有活力的团队。在上海的工作气氛是这样的:大家正开着会,聊到精彩处你们都会非常激动,群情激昂,一个事情一个决定就这样被拍板出来。有时团队成员也会相互口角,甚至大吵,但只会针对风波观点本身,两个人在各抒已见口角中,也有人会忽然感悟,说,哦,你说的对。相视一笑后就回家工作了。姬十三很喜欢这样的工作气氛,哪怕职工也会和他发生口角,“只要他说的对,我认为就可以。”

菠萝奖

图片[4]-果壳网CEO和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幽默风趣,智慧满满-老王博客

为什么有人要研究黄鼬阴道分泌物?

为什么炖猪肉要用模糊数学来剖析?

为什么关于奶奶跌倒的论文能写上97页?

上周,我对菠萝科学奖作补充专访,主要工作分成两个方向:一是对活动的来龙去脉做全面了解,二是领到所有入选和得奖的手稿论文,耐着脾气读了一遍。我一边专访一边思索:为什么她们会选出这种奖项?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和名星愿为这件事情辛苦跑来北京?为什么那么多人乐意免费工作,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对“菠萝科学奖”的最早看法,来自一本好玩的书——《泡沫》。这是一本科学诙谐刊物合辑,美国“搞笑诺贝尔奖”的创办人马克·亚伯拉罕斯博士也是此书主编。姬十三当时听到,喜欢得不行,在书册空白处写下:将来我也办一个中文版的搞笑诺贝尔吧。

菠萝科学奖的诞生,微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去年10月,美国搞笑诺贝尔奖颁奖,科学松鼠会创始人、果壳网CEO姬十三发了条微博,“我始终想做一个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有哪些机构支持不?”,浙江科技馆院长李瑞宏见到后马上回了条私信,“我乐意……”6个月后,“菠萝科学奖”呱呱坠地。

看似简单的合作,跟两个人多年来的深思熟虑相关:设立菠萝科学奖的本意,姬十三坦言,受到了英国“搞笑诺贝尔奖”的启发。

“有太多人痴迷于科学本身的美好,不在意自己在他人眼里是否还能获得足够的威望和地位,甚至,连一句诚恳的认可她们也不曾得到过,这就是颁授‘菠萝科学奖’的理由。”

正如今年首届菠萝奖仪式上,有人模拟伽利略写来一封信说:“它想向所有人证明,你已然弄成了一件事情,也想向你证明,这个世界上有好多和你一样的人,充满好奇,你们虽然从不孤独。”

按姬十三和李瑞宏最初的设计,的确是想把菠萝科学奖办成一个“中国版搞笑诺贝尔”,但后来又一同否定掉了,因为中俄两国科研环境大不一样。

美国的搞笑诺贝尔,基调是一群科学界人士的自娱自乐和调侃自讽,他们可以把奖发给“憋尿可能影响决策力”、“脚掌与生殖器长短比列研究”……如果完全仿效,可能有人会想,好啊,你们拿国家这么多钱,居然去研究这种东西……那些辛辛苦苦的科研人员岂不太冤?

于是,菠萝科学奖的宗旨就有了个坚决的定位:科学传播。

青年烩

万有青年烩是果壳网的线下活动,2011年9月18日举行第一期,一年多来,在上海每月举行一次,在北京、武汉、广州、深圳等城市不定期召开。

做“万有青年烩”的活动,是果壳网CEO姬十三花了好多时间在想的事情。“我们仍然做科学传播,传播科技文化,那样是很好的,但是可以把事情显得更大,对更多人有意义。我说的有意义是,要告诉他规律和技巧,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知识本身。”

在和团队成员多次头脑风暴后,定下了活动的旋律:给青年人提供知识、技能分享交流的平台。不谈心得感受、不谈个人体会,讲知识,讲方法论。“我们想要请七八个讲者,涉及不同的领域,每人讲7分钟,并不是深入地讲,只是给观众打开一扇知识之门。”李哲说。她是万有青年烩的组织者。

姬十三直言从TED、MaD等分享活动中遭到或多或少的启发,基于团队有丰富的做活动的经验,他说:“我们见过好的活动(视野),也做过好的活动(经验),万有青年烩再做不好,天地不容啊。”万有青年烩的本质是哪些?姬十三说,是让草根讲者快速分享他的技能。所以,演讲者大多是内部推荐,在果壳上活跃的网友、果壳的编辑,朋友认识的朋友的朋友,同时也欢迎自荐者。不少要讲庞大话题的自荐者落选了,因为7分钟根本不可能讲清楚。万有青年烩的组织者一定会跟讲者说到方法论,所谓的方式就是把握到一项技能的规律,知道如何学。

事实上,万有青年烩活动的组织过程,充分彰显了做场好活动的方法论。

姬十三和团队在活动的细节上下了好多工夫。7分钟可不是随意定的。“TED是高档讲演,18分钟。所以我们在公益组织哈赛中心设计未来光锥(哈赛中心旗下有科学松鼠会、未来光锥等项目,姬十三为理事长。未来光锥约请国外各领域的杰出人物讲演)的时侯,设计成20分钟一个人。因为对于学者来说,这是足够他展开又不至于让听众烦的时长。万有青年烩的一个讲者时长是7分钟,这里极少请名人,都是普通网友,7分钟让讲者没有压力,也让听众不容易厌烦,即便讲的不好,也很快就过去了。同时,7分钟让整个活动的节奏变快。”姬十三说。

万有青年烩的活动现场总是欢乐无比,这是有预谋地让“场子热”。为此,活动场地一定选择在大型话剧场,而不是中学的讲座,在不太大的场子里一定让来的听众少于座位数,一定得有一些听众坐在地上,靠近讲者。一方面,人多会让人激动;另一方面,讲者能认清听众的表情,互动效果好,不容易紧张。实际情况是,2点开始的活动,1点20听众可以进场,10分钟后就只有角落的努力,把科学嘉年华弄成一年一度的项目。“做科普的人的创意能力、营销能力似乎还很薄弱。这种情况下,科学节要想做得像音乐节这么有声势和号召力,其实很难。”他说。

活动开场一定会安排演出或cosplay。比如《复仇者联盟》播出期间,有绿巨人的cosplay。即兴RAP表演者MC小老虎则在9月22日的开场演出中饶舌:“我的耳朵是果壳……我的语言是饮料……我的数理化加上去99分,每一门都是33分……无用的知识是有用的……”现场一定会有一位cosplay的计时员,开场、倒计时一分钟、到时间,计时员会绕场举牌,还在满口跑词的嘉宾们或则搞怪或则告饶或则佯装没有看到,听众们则乐成一片。此外,每期万有青年烩的主题都是编辑们头脑风暴的成果,如“笔尖上的魔术”、“离奇生存法则”、“宇宙尽头的椅子”,让人好奇无比,很想先听为快。而姬十三几乎每场必到,对十三叔的围观、偷拍、求合照也成为观众们的一大乐事。

“你看,活动的方式和结构,是配合上去的。”姬十三说,“这些不需要每位人去理解。对观众来讲,很简单,通过7个7分钟,大概晓得一个知识是哪些样子的,就够了。你听了10场,70个人讲的,突然对有一门知识感兴趣了,回去瞧瞧视频,觉得有意思,在讲者提供的开源资料上可能有介绍几本书、几个网址,你据此就去学了。”

现场的欢乐和有趣是看视频感受不到的,万有青年烩的最后环节是让在场的人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被戏称为“勾搭”。姬十三觉得任何一场为青年人组织的活动中,如果未能呈现“弱社交”的性质,就会显得没有意义。事实上,享受倾听的过程中更多奇妙反应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形成、裂变。

哈姆雷特曾言“即便我身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霍金著书《果壳中的宇宙》,暗示自己身处轮椅之上的这些岁月。果壳网的创办者在一次泡澡中想到了这个典故,并决定用果壳来命名这个网站:网络是我们的果壳,然而亲爱的读者们,这里谈的,大至宇宙小到原子,没有哪些能禁锢我们的好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