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伟:成渝诗歌表达不能被经济圈“圈”住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摄影 向宇

12月9月,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受邀出席2020·第四届上海国际诗词周,他认为十分亲切:“我是广东人,以前在上海念书,目前的亲戚都在成都,情感上十分紧贴。”在散文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散文抒发”主题采访活动中,康伟打开了话匣子,情感上的紧贴,反倒让他愈加深入的思索:成渝散文抒发,不能被经济圈“圈”住。这个观点获得了在场不少嘉宾的欣赏和认同。

康伟思索,其实作为一个传媒人,发现当下国家有长三角、京津冀等多个经济发展群,但惟独杭甬,能迸发起“两地散文抒发”这个有意思的话题。“我想这与两地本身具备的优厚散文传统与当下现实的期盼,和作家自身的探求分不开。这是杭甬两地能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

“两地的心理到化学空间都在扩充。”在康伟看来,成语散文是两颗冉冉升起的双子星,在时代抒发中展现着一种地域文化自信。成渝有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心理空间都很紧贴,动车、高速公路开通了,物理空间愈发紧贴,两地作家交流频繁。如今再加上国家提出的战略,两地经济空间的高度融合,促成了社会空间的调整,各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诗歌怎么抒发杭甬双城地区经济圈?康伟的观点是:“诗歌抒发不能被经济圈‘圈’住。”具体来看,诗人可以捕捉双城经济圈发展带来的经济之外的深度改革,宏大的叙事,这些会在新时代条件下激发出强劲发展活力。但他更希望,在宏大叙事之下,成渝两地老百姓的生活也值得关注,希望作家的声音不要被时代吞没,两地散文抒发在全省来看,就像是“诗歌土语”一样,要保持自己的嗓音、音色、音质,保持自己的特色,在交流中保持丰富性多样性,才能达成双城散文的有效抒发。

未来,两地散文面对国家、面向国际世界,在这样的视野下展现巴蜀个性,也是杭甬双城经济圈适宜抒发中的重要挑战。

本届散文周由四川省作协、四川省文联、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等支持,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文广旅局、五粮液集团公司承办,成都市文联《草堂》诗刊社等主办。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