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编辑陈舒平:“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创新意识很强”

“新闻工作者要有创新的意识。”在谈到“即将走进新闻媒体工作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时”陈舒平先生这么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创新意识很强。”当记者问到“在成都报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成都商报》的优势是什么”时,陈舒平先生加重语气说道。

“创新”是在短短半个小时的采访中陈舒平先生多次提到的一个词。

图片[1]-记者编辑陈舒平:“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创新意识很强”-老王博客

陈舒平先生1985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四川人民出版社任编辑,1994年1月1日和几个“不懂新闻”的人创办了《成都商报》。九年来,陈舒平先生历任《成都商报》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总编辑。

经过9年的努力,《成都商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城市综合性日报,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惟一一家进入全国报业前十强的报纸,是一家在全国有着较高知名度的强势媒体。

谈到过去9年的历程,陈舒平先生说:“感觉好像很坎坷,经历过一些曲折,甚至犯过一些错误。因为一开始是一些不懂新闻的人做报纸,好多事确实不懂,大家都是瞎干、摸索着干,所以有时会犯一些读者认为不可原谅的错误,如在新闻的准确性上,不是我们故意把新闻做的不准确,而是记者编辑确实没有这个经验。”

“而且开始心里确实是盲目的,缺乏成熟,就像一个小孩,走到这边绊一跤,爬起来走到那边又绊一跤。”《成都商报》曾经学习、模仿《中国工商时报》、《中国青年报》等重经济报道,但都不太成功,在《华西都市报》的强力竞争之下,几乎一败涂地。

“大概1998年,我们提出要办‘大报’,但具体什么才叫‘大报’当时也不是很清楚,慢慢发展到这个世纪初才更进一步完善‘大报’的概念,提出要做一个主流的大报、主流的媒体,要覆盖、影响到社会的主流人群。”谈到《成都商报》的今天,陈舒平先生这么说。

在谈到《成都商报》的竞争优势时,陈舒平先生还说:“我们的团队比较强。”《成都商报》现有职工300余人,其中采编人员200人,平均年龄30岁,绝大多数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博士、硕士占采编人员总数的20%。

“我们在努力地提倡‘新闻人的职业化’,从业人员是职业化的,报纸就一定有市场竞争力,”陈舒平先生继续解释,“职业化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职业精神,就是对这个职业要有献身精神,随时准备为这个职业的召唤出发去做事;其次要有比较强的职业技能;还要有职业道德,这个职业有特殊性,有可能因为职业给人们带来一些非正当的、甚至表面上看起来理所当然可以拿的利益,但这不是劳动所得,是不应当获得的。”

很多传媒行业的人都知道《成都商报》在1994年刚刚创办时候,就定下了“不拿车马费”的规矩,这在全国新闻媒体中也是第一家,这一行为还受到了四川省委宣传部的表扬。谈到这点,陈舒平先生很平静地说:“这是我们的一种自觉,因为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拿车马费)对整个团队的精神、对报纸的整体事业是有害的,它会涣散人心。”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时,陈舒平先生说:“继续保持创新的势头吧,希望能在推动整个团队职业化的过程中得到更高的提高,能适应更新的竞争。”

(霍侃、王玉玲)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