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孔不入”的针孔摄像头如何保护好我们的个人隐私?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联播”消息,今年5月起,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促进了摄像偷窥等黑色产品的集中。治理工作,对违法使用摄像头偷窥个人隐私图片、交易私密视频、传授偷窥、偷拍技术等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行为进行集中治理。

其中,各地方网信办督促各平台清理相关违法有害信息2万余条,处置平台账号4000余个、群组132个,下架违法商品1600余件;全国公安机关共查获犯罪嫌疑人59名,缴获非法控制网络摄像机5万余台,没收窃听设备1500余台。

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部分犯罪分子将针孔摄像头藏在酒店房间,然后分享App邀请码,让他人获得观看权。

除了用于偷拍的针孔相机外,家用相机也存在安全漏洞。我们如何预防它们?很多手机应用都会请求使用摄像头的权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摄像头无处不在的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

“无处不在”的针孔相机

非法使用摄像头偷看个人隐私图片、交易隐私视频,形成了一个黑色产业,各方面都存在问题。

首先,生产端是源头。底线是针孔相机从设计到生产的门槛极低。以3C数码评论员黄浩为例,很多“白牌”相机都是由没有品牌的小厂商通过结合其他成型方案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摄像头虽然没有“恶意”,但正是因为技术门槛低,不法分子很容易对其进行改装和使用。

其次,安装方便。作为偷拍事件的高发地,酒店是一个临时的私人空间,但它仍然是一个人多的公共场所。任何租户、清洁工和服务员都有机会使用房屋内的设施并在隐蔽的角落安装针孔摄像头。

同样,信号传输很容易被黑客入侵。不法分子改装的摄像机可以直接无线传输和记录,而正规厂家生产的设备一般采用加密方式,但仍不能高枕无忧。如果产品存在安全漏洞,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破解网络视频信息流来获取视频,使其完全向公众开放,导致信息外流。

最后,销售是秘密和暴利的。从生产到传输,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但不法分子依然如影随形,背后是金钱的诱惑。一般录像可以重复销售,而直播视频可以多人同时观看,进入直播间是收费的。而且解决摄像头不能调用,很多不法分子在进行非法直播时,经常会使用跳转的方式更改IP地址,大大增加了监控的难度。

因此,此次针对的摄像头黑产,既包括急需解决安全漏洞问题的正规厂商,也包括打断、根除各个环节形成的黑产链条。

图片[1]-“无孔不入”的针孔摄像头如何保护好我们的个人隐私?-老王博客

手机摄像头有风险吗?如何安全使用家用相机?

现在手机应用程序打开摄像头时经常会请求权限,有些人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泄露。对此,黄浩表示:确实存在风险。例如,发现带有升降摄像头的手机在使用某些应用程序时会自动升起然后自动降下。虽然软件方面解释说这个过程是为了测试摄像头是否正常工作解决摄像头不能调用,但这实际上成为了手机软件可以在后台随意调用摄像头的确凿证据。

我们不知道手机摄像头是否已经秘密获得许可并开始悄悄地工作。与常亮的家用摄像头类似,除了我们自己,我们不知道还有谁可以看到监控画面。

黄浩建议:首先,购买家用相机,一定要选择大厂的产品。此类产品的软件系统比较完善,安全漏洞很少;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联系厂家进行售后服务,或者向消费者权益部门投诉,可以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二、开启设备的加密模式。比如加密传输或者密码设置,虽然可能会牺牲一定的网速,但可以提高安全系数,避免被不法分子轻易破解。

红外、Wi-Fi等通过互联网传输的摄像头检测方法可靠吗?

红外检测是指利用手机摄像头在暗光环境下进行检测。隐藏式摄像头在摄像头框架内发出肉眼不可见的红外光,其原理是此类摄像头依靠红外光进行夜间拍摄。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相机不再需要红外线。比如现在手机的夜拍功能很强大,但是没有红外功能。

Wi-Fi检测是指使用特殊的无线扫描功能来检测周围隐藏的热点。此方法仅适用于使用无线热点发送信号的摄像机,对本地存储的摄像机无效。

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行的,但不能保证100%有效。不同的相机以不同的方式工作,每种检测技术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只要能帮助用户减少泄露隐私的可能性,就值得尝试和推广。

非法使用的摄像头捕捉到的不仅是人们的隐私,更是技术滥用的另一面。在引导技术向善的同时,法律政策和人们的意识也需要跟上。

制作人:梁悦

记者:刘和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