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几大标准化组织正加紧制定RFID相关标准(图)

由于生产规模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RFID的发展正进入普及阶段。几个主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加紧制定RFID相关标准,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布局国际标准的主导地位和行业主导地位。

2006年7月中旬,EPCglobal于2004年12月制定的第二代电子标签空中接口规范经ISO审核通过为C类超高频电子标签标准,并被纳入ISO/IEC18000-6修订标准1得知这个消息后,EPCglobal董事长非常激动地指出,“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也就是说rfid读写器防冲突程序,EPC的UHF电子标签的核心标准已经被确认为正式的国际标准。这将对全球 UHF 电子标签及其阅读器的开发和制造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有关专家强调,“空口规范中涉及的频段分配和信息识别处理,以及具体应用中涉及的编码方式、存储规则和数据内容等数据格式标准,涉及到用户的利益和安全”。每个国家和企业。” 空中接口规范的最终选择必然会影响全球各厂商的市场份额,进而影响RFID产业链各环节的互动与合作。应该说EPCglobal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实际上已经主导了RFID的全球标准。

作为21世纪重要的信息技术,RFID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自2003年以来,全球RFID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美国、欧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的制造商和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发RFID技术、标准、产品及相关行业应用。年内,国际上将形成数亿级产能,成本低于05美元(人民币40美分以下)的电子标签有望实现数百万级规模量产。

根据数量经济学原理,由于生产规模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RFID的发展正进入普及阶段。几个主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加紧制定RFID相关标准,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布局国际标准的主导地位和行业主导地位。

面对全球RFID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我国RFID的发展。

EPCglobal打算主导世界RFID标准

EPCglobal是由美国和欧洲牵头的RFID标准化组织,目前在35个国家拥有800多家企业会员,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巨头,部分中国企业也成为其会员。EPCglobal已成为会员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RFID标准化组织。EPCglobal凭借现有优势,已将其第二代EPC标准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并正在积极努力使其成为国际标准。

第二代 EPC 标准于 2002 年 10 月由麻省理工学院 Auto-ID 中心在美国罗德岛州推出。已经同意第二代EPC标准将满足3个要求:1、提高第一代RFID标签(以下也称电子标签)的性能,尤其是在读取速度方面大量的电子标签;2、促进EPC标签的Class 0协议和Class 1协议的融合;3、为新的 RFID 制造商进入市场提供机会。

2003年11月,EPCGlobal接手MIT自动识别中心,开始主持全球EPC电子标签的标准制定和产品开发。2004年,在EPCGlobal的带领下,更多的用户和制造商加入了标签开发,并参与了第二代EPC超高频标签最终规范的谈判。该规范于2004年底获得批准,随后将符合第二代标准要求的商业标签推向市场。可以说,标准确定后,第二代EPC超高频电子标签从2005年开始正式商用。到2006年6月,已有多家厂商能够向市场大批量提供第二代EPC电子标签。 .

第二代EPC电子标签的特点是:最高支持256位电子产品代码(EPC),而第一代标签最高支持96位电子产品代码。这是根据日本 UID 中心的建议进行的更改。

第 2 代 EPC 标签支持“密集询问器信道化信令”方法。密集询问器信道化信令也称为“密集阅读器模式”,通过减少EPC阅读器之间的干扰来实现准确的信息获取和识别。这将有助于同时使用多个阅读器。当然,实际性能取决于其他因素,包括来自其他设备的辐射干扰,例如 UHF 无绳电话、工业设备和传统 UHF 无线 LAN 设备。

Gen 2 EPC 标签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它们支持多种协议。也就是说,兼容多种调制方式提供的不同方式,从而达到相同的识别功能,即获取标签中的数据。

第二代EPC标签始于2002年,经过几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现已成为门类齐全、标准内容齐全的产品。通过传统的国际贸易和物流渠道,其影响力越来越强。EPC电子标签除了广泛应用于传统的物流和零售行业外,还开始用于生产管理和物品跟踪。项目跟踪和实时管理的一个典型例子是 EPCglobal US 与波音公司在 2005 年合作研究跟踪项目和维护记录的最佳方法。

EPCglobal US认为,航空业95%左右的供应链都可以应用RFID技术,RFID技术在航空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体应用方向包括随时记录航空部件的维护状态和实时运行监控。现代喷气式飞机如果得到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可以工作 30 年以上。使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飞行器的实时监控,有助于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标准制定较早,经过4年多的实践,第二代EPC标签的成本已大大降低。2006 年,它的单价为 0.$10。其中部分产品售价仅为0.08 美元(约合0.64 人民币)。预计2007年将降至0.05美元(约合0.40元人民币),这为第二代EPC标签的普遍应用创造了条件。

EPC global1很早就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2000年,复旦大学自动识别技术实验室参与了EPC global1的前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的研究活动。2004年4月22日,RFID全球标准组织EPC global China在北京成立。一些中国公司立即加入了EPC global。

2006年,EPCglobal绕道中国香港,在珠三角布局EPC电子标签产业链。2006年4月底,为发展香港高科技,创新科技署拨出逾20亿港元创新科技基金rfid读写器防冲突程序,在香港设立五个研发中心. 香港工业和科技局局长王永平表示,这些研发中心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名义参与内地高新技术和重点研究,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电子标签技术开发被列为重点项目。EPCglobal 看好这个机会,利用这个国家 香港的优惠政策,香港商品编码协会,以及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提供的优惠待遇条件,投资240万港币在广东省设立。4 试用 EPC 电子标签技术的供应链。

EPCglobal在成功布局第二代电子标签的基础上,计划于2006年底至2007年初启动第三代电子标签的研发。当然,还是标准先行。

欧美国家加紧研发新一代RFID标签

2005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发出有机半导体13.56MHz频段的电子标签。它的1个通信可以传输64个数据。

法国CEA-LETI开发了一种传输速度高达3.4Mbitps的电子标签,其芯片面积小于0.5mm2(平方毫米)。

图片[1]-国际上几大标准化组织正加紧制定RFID相关标准(图)-老王博客

惠普在7月中旬宣布,已成功开发出第三代电子标签,可以存储图像和音频等大容量数据。它使用专用阅读器与个人计算机交换(读取)信息。该标签可用于行政和医疗等广泛领域。

惠普的第三代电子标签被命名为“Memory Spot”,它在一块面积为 2 x 4 mm2 的芯片中配备了天线和内存。存储容量为 256Kb 到 4Mbit。它以高达 10Mbps 的速度传输数据,并且可以粘附在任何物体的表面。无源标签的存储容量是传统电子标签的1000倍,可以存储多张照片和几十页文字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被各种设备读写。在医院里,电子标签被放置在病人手的腕带上,记录病人的病历和用药信息。除了惠普生产的打印机和个人数字助理,电子标签还可以安装在手机等终端进行信息读取等操作。它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以防止无关人员阅读标签内部。信息。这个第三代标签预计将在三年内实用化。

日本欲称霸全球RFID产业

日本政府一直在日本电子标签的标准制定和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2002年12月,在T-Engine论坛(T-Engine Forum)框架下,日本成立了领导日本电子标签标准研究和应用的专门机构:Ubiquitous ID Center,日本电子标签标准UbiquitousID开始推出. .

在日本政府的领导下,自2003年3月起,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等20多家日本大公司正式开始联合制定电子标签技术标准。他们专注于如何将电子标签连接到下一代互联网 (IPv6))。电子标签携带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收发信息,可用于物流管理、产品跟踪、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2004年,在日本政府的主持下,大学和企业联合开展了电子标签应用试验,营造了企业和个人可以自由、方便地应用信息的环境。

日本电子标签标准的特点是给现实世界中的任何物理对象(object)一个唯一的无处不在的标识号(Ucode)。它有128位(128-bit)的相对充足的容量,可以提供340x 1036的编码空间,并且可以进一步将信息容量扩展到256、384和128位单元中的512位。此外,Ucode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容纳现有编码系统的元编码设计,并且可以兼容多种编码,包括JAN、UPC、ISBN、IPv6地址,甚至电话号码。Ucode 标签有多种形式,包括条形码、射频标签、智能卡、有源芯片等。通用识别中心对电子标签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的认证标准。

2004年初,日本经济产业省开始引领电子标签产业的发展,即低成本电子标签的量产。为了普及和推广电子标签,日本经济产业省拨款 18 亿日元(约合 1500 万美元),以日本日立为首,生产成本低于 1/10 的电子标签。目前的价格。2004年3月,日本销售的电子标签成本为50至100日元。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的目标是:2005年(截至2006年3月末),电子标签的成本将降低到5日元(约合人民币3.5美分)、512比特信息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日立的电子标签只有0.4mm)。2004年和2005年两年,每年拨出9亿日元,主要是日立,然后联合日本凸版印刷、大日本印刷和日本NEC公司,综合各公司的先进技术,开发出易于操作的生产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2006年电子标签的量产化工艺技术推动了电子标签的普及。

日本最大的财经报纸《日本经济新闻》2004年称,日本将引领亚洲电子标签标准,因为日本引领亚洲国家制定电子标签标准。该报曾描绘“诱人”前景:中日韩准备合作共建

建立相应的标准化组织,共同开发普及电子标签所需的必要技术。鉴于未来电子标签的广泛应用,首先需要对亚洲电子标签的标准进行标准化。通过亚洲电子标签标准与欧美电子标签标准的竞争,中日韩将在全球统一的电子标签标准中增加话语权。

在 2006 年 6 月中旬举行的有 169 个国家参加的国际海关组织(WCO)会议上,日本通商产业省的代表通过现场示威和游说,敦促与会国海关通过日本开发的通用电子标签。读取设备和联网设备。这只是日本大力推广其相关产品,使日本研制的通用电子标签成为世界标准的一系列努力的一部分。

在 2006 年 5 月 15 日至 18 日举行的全球 EPC 标准化会议上,已接受日本开发的通用电子标签用于货运。通过日本各行各业的积极运作,日本研发的通用电子标签和阅读设备希望成为国际物流行业的通用配置和事实上的国际标准。2006年,日本、美国和香港之间的首次运输将使用通用电子标签。然后它将扩展到亚洲和欧洲的其他地区和港口。

说起日本开发的通用电子标签,前段时间已经被三大国际航运公司采用。这三家公司分别是日本邮船、新加坡控股的美国 APL 和丹麦的马斯克集团。在国际海运界每年处理的 1700 万个集装箱中,这三家公司占据了近 30% 的份额,即 450 万个。它在海运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日本的游说下,从事空运业务的美国联邦快递也准备采用通用电子标签。

据国内专家介绍,推动通用电子标签背后的推动者是日本通商产业省。该标签基于日本采用的 Ubiquitous ID 标准和 EPC 标准。日本通商产业省获得以美国为首的全球EPC组织的认可后,可以使电子标签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从而赢得电子产品的商机和话语权。日本的标签。

2004年4月,日本RFID标准化组织T-Engine Forum与中国企业世华凯合作建立了基于日本UID标准技术的实验室——UID中国中心,并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随后,北京大学也与其展开学术合作。于是,日本RFID标准组织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

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

随着EPC标签标准被纳入国际标准,获得EPC标准认可的日本UHF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产品自然得到了ISO组织的认可,并获得了环球旅行的许可。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发达国家已经进入RFID普及阶段,正在布局国际标准的主导地位和行业的主导地位。在发展自己的电子标签产业之前,我们不能等待别人垄断标准技术和市场。

国内专家指出,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企业使用的RFID产品的频率、编码、存储规则和数据内容不尽相同。协同工作,从而限制了RFID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此外,国内标准长期未建立,影响了我国整个电子标签产业链的发展。例如,读者的发展直接受到制约,无法确定其具体的技术规范。目前市场上一个阅读器的价格在1000美元左右,是制约电子标签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阅读器占据了整个电子标签市场的主要份额。

2006年6月,我国发布了15个政府机构合着的电子标签(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然而,我国电子标签标准的制定却是一波三折。虽然从2004年初中国标准化委员会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开始,但由于涉及部门多,主管部门推翻,于2005年12月成立了新的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到目前为止,该标准尚未正式发布。

目前,电子标签的大规模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2005年日本使用的电子标签数量已超过2000万个。其中,物流业占比30%,零售流通业占比10%,制造业占比36%。这还不包括用于 2005 年日本爱知世博会门票的 2000 万个电子标签。目前,日本仅有一家专业制造商的电子标签年生产能力已达数亿美元。随着国际使用量的增加,电子标签的成本也大幅下降,发达国家具备了在社会各方面广泛应用的条件。

面对世界大规模应用的趋势,我国有关部门应本着只争朝夕的精神,摆脱部门权益纠纷,着眼于国家利益,尽快制定国家标准,以促进我国电子标签的健康发展。发展,以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欧美日在电子标签标准和市场上的咄咄逼人的形势,我们应该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密切合作,以增加我国的’

笔者建议,我国15个相关政府机构应携手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发展,为我国在世界万国之林中的影响力地位做出应有的贡献。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