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即走”四个字开启我的脑洞的

小程序是陌生人的朋友圈!

因为创业,我们一直在关注小程序。一直在争论什么是小程序,发表了好几篇文章才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无论是自己还是分析市面上的文章,其实都有一个缺陷:就是不清楚小程序是什么?

昨晚洗澡的时候,当洒水器的水淋湿了我的头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整个人都被惊呆了(当然更有可能是脑子进水了)。“一用完就走”这句话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仔细想了想,发现市场上所有关于小程序的推论什么是小程序,包括我自己,都是错误的。终于明白什么是小程序了——小程序就是陌生人的朋友圈!

朋友圈用完了

就是这四个字让我豁然开朗。突然想到一个场景,我们大部分人每天都会上朋友圈,那么我们的朋友圈流程是怎样的呢?大部分人应该去“发现”页面看看朋友圈有没有更新什么是小程序,有的话点击一下,一一浏览。时刻不过是图片、文字和链接。通常,读完之后,再转到下一个。在某些情况下,您会喜欢并发表评论,或重新发布链接。除了一些特殊场景(朋友圈与人互动),基本上看过的朋友圈都不会看第二遍。

就是这样——用完了。微信已经实现了用完即走的功能。那么为什么这个概念现在被炒作了呢?因为微信通过朋友圈发现,用完就走可以满足用户的心理诉求。朋友圈其实是微信社交的一个非常神奇的功能,既满足了人们平时的分享(炫耀)需求,又满足了隐私。而且朋友圈里还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亮点,那就是勿扰。无论是新朋友圈还是有人与你互动,他们都不会主动推送消息。你只有打开微信,进入朋友圈,主动查看才能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用户的骚扰。试想一下,如果你每次打开微信,首先会弹出一条消息,告诉你你的朋友圈有 108 条新消息、50 条评论和 20 条赞。你感觉如何(微博是一种思维方式)?

但朋友圈也有一个限制:只有朋友。这对于只有社交需求的用户来说是一个优势。然而,对于很多超越社交需求的用户来说,这恰恰是一个短板。比如微商、公众号、企业号、服务商等等。这些商业用户其实是希望将普通用户转化为自己的客户,达到商业目的。基于微信目前的熟人社交网络,这些需求更难满足。微商需要不断加人,公众号需要吸引用户关注,然后才能在用户的基础上进行推广。整个过程实际上非常耗费时间和金钱。

试想一下,一个公众号需要每天发布文章吸引用户阅读、转发和关注,进而推广产品,而产品的定位与关注用户的定位存在匹配差异。很多时候,即使对用户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产品的推广仍然不尽如人意。

因此,微信目前的生态系统在促进业务推广方面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这些有业务需求的用户,正好可以让微信获得流量并变现。小程序的出现是微信寄予厚望的武器。微信希望建立一个基于小程序的陌生人朋友圈进行商业推广。

你用完的时候告诉我谁?

使用后是每次提到小程序时必须提到的一点。至此,无论是张小龙本人、腾讯,还是大家的分析,都认为这四个字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提出来,让用户体验更好。但如前所述,朋友圈是用完就离开的,用户已经充分体验过了,没必要再体验了。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根本没有小程序供应商耗尽的概念,那么它在和谁说话呢?

图片[1]-“用完即走”四个字开启我的脑洞的-老王博客

它适用于 Apple App Store。不管怎么封装,有一点是无法避免的:小程序肯定会和app重叠。这一点对用户来说其实并不重要,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还有一个选择。如果你觉得小程序好用,就用小程序,如果你觉得应用好用,就用应用。但这对 Apple App Store 来说是无害的领域。因为肯定会有相当数量的商家去开发小程序,而放弃App的开发。这当然是苹果无法接受的。所以,小程序的使用其实是对苹果的一种安慰。包括小程序无法制作视频和游戏,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明。

陌生人朋友圈

上图是目前微信“发现”页面的布局。想象一下,如果你把“朋友圈”改成“小程序”,“附近的人”改成“附近的小程序”,那么你就可以理解,小程序就是陌生人朋友圈的定义。

前段时间,洛胖的这张截图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假设我们的判断是一致的,他退出小程序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逻辑思维是通过朋友圈推广的,效果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通过陌生人的朋友圈进行宣传。

现在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张小龙为何如此反对用小程序分享朋友圈。因为他不想把熟人和陌生人的朋友圈混为一谈。他或许希望打造一个既能满足小程序推广又不干扰现有熟人社交的模式。

好吧,既然我们知道小程序是陌生人的朋友圈,那你打算怎么玩陌生人的朋友圈呢?或者查看“发现”页面的截图。目前,小程序位于此页面的底部。这里可以做个小测试,在这个页面上,哪个功能最常用,哪个功能室最不常用。基本上,可以绘制一个规则。从上到下,基本上朋友圈里的人都可以用,而且适合高频使用,然后每到下一个功能,使用频率就会成倍下降。小程序目前排名垫底,可见小程序的使用频率有多低。目前市场对小程序的反馈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微信现在已经将小程序放在搜索结果的顶部(除了公众号)。因此由此推断,“小程序”(陌生人的朋友圈)+“附近的小程序”(入口级别与朋友圈同级)会有一个单独的入口。在这种情况下,会给用户提供两种完全不同的朋友圈系统:想看社交系统,就去朋友圈点赞评论;如果你想看业务系统,去小程序浏览交易。这样既能提供有效的商业推广,又能保证朋友圈的纯洁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每天在朋友圈看到广告。

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致命的风险:有多少人会主动进入陌生人的圈子?朋友圈的功能,基本上大家每天都在用。有多少人使用其他功能?用户的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它需要被设计成对人性非常有洞察力,以鼓励用户使用它。

这一点我还没有完全明白(如果我想到了,我会尽快告诉龙哥)。不知道巨龙会有什么大招?

结尾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