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诱导用户进行特定的评价、点赞、转发、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专家指出,这种行为扭曲和破坏了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机制,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依法严惩。
能够增加流量,“掩盖”差评,“好评返现”,已经成为一些网店所需要的
“如果我们做的有问题,请不要轻易给出差评,加掌柜微信,平息一切不愉快。” 福建厦门一家炒面店的外卖附有“好评打赏卡”。
卡片上印有商户微信二维码,还标明:“满五星加10字评价内容并贴图”,通过微信即可领取2元现金红包。
记者注意到,这家外卖店的线上平台评分为4.7,系统显示高于59.附近商家的5%。在187条带图评价中,评论中的很多图片与评论者购买的产品无关,都是“图”;有些评价只有10个“好”或“好”,明显是“凑字数”。
也有部分商家利用微信公众号经营“好评打赏”。“商家会印制‘好卡’,引导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好卡随产品包装发放,尽量不要包含违禁字眼。关注公众号后,按照提示进行操作提交订单号和好评截图即可返现。” 杭州消费者徐女士告诉记者。
据不少商家介绍,好评率直接关系到网店的盈亏。“开网店,流量就是流水和钱,没有好评就没有流量。” 杭州“小碗菜”店老板告诉记者,“打赏好评”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获取流量的方式。
“大量带图的优质评论可以增强用户的信任度,提高订单的转化率。而且,商家收到的好评越多,排名权重越大,在平台上的曝光率就越高,利润越大。” 资深电商运营商周以南也透露。
为什么“好评返现”很难处理?
据北京华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邓培介绍空间说说赞自助下单平台便宜,我国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均规定,电子-商业经营者不得以虚假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记者了解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依法严厉打击“好评返现”。在浙江,消费者有权向相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好评返现”,监管部门将根据结果依据《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进行查处. 在江苏,宿迁市宿城区市场监管局严厉打击了“好评返现”案件,该案件被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评为“2020年互联网市场十大典型案例”之一。部分省级监管机构参照虚假宣传、炒作“
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也将“好评返现”列为违规,对违规商家进行处理。
然而,目前“好评如潮”问题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记者调查发现,这与法律法规执行不力、违法违规“微利”、市场主体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关。
——法律规范难以“执行”。记者发现,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平台的大部分监管手段都可以轻易绕过。
记者还了解到,一方面,受人力资源和技术手段的限制,监管部门难以提前对大宗交易全覆盖进行监管。难度更大,都增加了“监督落地”的难度。
——行为实施简单,风险小,收益明显。多位商家告诉记者,当前外卖、网购领域竞争激烈,“刷单”、“刷流量”几乎成了很多商家的“刚需”。
——商家和消费者对“好评返现”的违法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表示,“很多网络交易经营者甚至不知道‘红包换好评’是违法的,他们认为只是平台不允许它。”
此外,也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发红包对自己很有好处,商家很受欢迎,你愿意做无害”。
专家支持与治理升级:抓地力、重教育、严惩
薛军认为,“好评返现”本质上是虚假宣传,会严重破坏电商业态的信用评价体系,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严重损害,进而“逆转”电商。行业本身。
薛军建议,各电商平台应进一步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和商品排名规则,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通过多维度分析识别虚假交易、虚假评价,以发现并有效打击关于欺诈性信贷投机。
邓培建议,要特别注意对“好评返现”行为进行法制教育,让广大商家和消费者了解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同时,鼓励和引导消费者坚决拒绝小利的诱惑,注意信用评价的真实性。
她还建议,监管部门可考虑与行业协会合作,不定期组织“好评店”的线上试购和线下体验活动空间说说赞自助下单平台便宜,对相关商户进行检查和监督,查明是否存在“好评返现”问题和拒不整改的店铺,要依法依规严厉打击。
记者:唐涛、闫志宏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