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不少网友反映,在朋友圈、抖音、闲鱼等渠道,经常可以看到低价手机卡包广告,29元80G,10元100G。记者发现,这些套餐以低价吸引用户注册,但实际上背后还有定向流量、话费返利等活动,以达到套餐价格的附加条件。不仅如此,电话卡的位置并不是用户所在的当地,而是国外的省份,卖家根本没有给出任何提示。
此外,还有一些电商渠道销售的低价流量卡,其实就是“物联网卡”。这些卡被灰色行业任意获取,出售给个人手机用户,属于违法行为。事实上,工信部此前已经禁止电商平台销售物联网卡和个人使用。一旦代理跑路、卡被封等,用户就很难维权。
常规一
“低价”广告词用很多实际套路吸引用户
“0元申请!中国电信在线发行全新绝版卡,月租仅需29元”。手机屏幕上的广告引起了用户的注意。海报上,巨大的字体写着“50G/月一般流量,免费领取”。点击进入后,直接显示申请页面。用户可以在线选择一个号码,填写姓名、联系方式和详细地址,然后他们就会收到一张邮寄到家的电话卡。
记者看到,这款名为“电信星卡尊享版”的套餐包含80G流量,其中全国通用流量50G,定向流量30G。有 200 多个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定向流量。此外,每月还有 300 分钟的通话时间。
“月费仅需19元!中国移动年享360GB高速独享流量,首月租用0个月!” “全国通用流量!100G 19元,200G 29元,30天重置网卡不限速”……广告中,如此低价的套餐吸引了众多用户的询问和购买。
不过,据介绍,这家电信“星卡尊享版”的月话费实际上是39元。想要达到月租29元,需要参与“预存50元送120元”充值活动。 这样一来,每月租金大约是34元。另外,在字号最大的“80G”流量中,30G是定向流量,并不是所有应用都能使用。
套路2 电话卡所在位置可能不支持本地使用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这样的名片还存在具体归属问题。
北京青年报记者致电10000号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客服询问,客服称“北京公司没有这样的套餐”。客服表示,目前的流量卡只有19元30G定向流量套餐,没有29元、39元80G这样的大卡。建议到自己的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
那么这张卡是假的吗?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了电信卡的卖家。对方说:“这张卡是普通的电话卡,是当地政策,所以可以这么便宜。这张卡的归属地是湖南省,具体城市随机”。也就是说,如果你打电话给别人,号码归属地显示湖南。对方说,这张卡原本是59元的套餐低价刷赞网址推广,但因为湖南省的特殊补贴,价格降到了39元。
此外,他还介绍了河南省有一张价格较低的电话卡,但这张卡不支持发往北京。这张“超级流量卡”月租29元,每月65G普通流量+30G定向流量,但这张卡不能打电话,只能发短信和上网。据悉,这些卡是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下订单后,它们将直接邮寄给用户。用户收到卡后,可根据提示注册并激活网上实名制,然后再使用。
卖家表示,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资费比较统一,但中国电信由于当地政策和补贴等原因,会推出一些低价套餐。
例程 3
向个人非法销售物联网卡低价刷赞网址推广,后期维权难
北京青年报记者还发现,一些“0月租、网速快、资费低”的交通卡其实是物联网卡,物联网卡是禁止在手机上使用的。
一位销售“纯数据卡”的卖家表示,他的卡不能打电话或发短信。它只能用于上网。不过这种卡也有预存费,比如存19元送100G,存29元送250G。只有卡还需要买卡费,“卡费9.8元,运费10元,一共19.8元”。
当被问到这张卡是不是IoT卡时,对方说可以,但至于会不会被封禁,对方只说“会有专业的售后给你处理”。
记者了解到,物联网卡是运营商专门为物联网设备推出的交通卡,可用于工业、农业、物流、医疗等领域。根据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的规定,物联网卡不能卖给个人,而是由企业直接批量购买,每张物联网卡对应一台设备。但也有人将物联网卡套单独出售牟利,形成灰色产业链。
但是,使用物联网卡进行个人购物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在灰色行业中,物联网卡的所有权不在个人名下。因此,无论是购买、充值还是使用,都不受监管。如果代理人带钱跑路,用户充值失败,承诺的流量无法兑现,或者卡被暂停,维权困难。此外,他们还面临随时被禁止非法使用等情况。
此前,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下发通知,要求移动通信转售企业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物联网行业卡,加强行业卡技术监控,如超出合同规定的使用范围,一经发现立即按合同约定关闭;严禁通过网络渠道销售行业卡,对非法销售卡采取有效措施。此外,工信部还禁止在电商平台销售物联网卡。 (记者文静/视觉中国协调员/于美英供图)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