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中哨兵是什么?
Redis中的哨兵服务器是一个运行在哨兵模式下的Redis服务器,核心功能是监测主节点和从节点的运行情况,在主节点出现故障后, 完成自动故障转移,让某个从节点升级为主节点。
客户端是怎么接入哨兵系统的?
首先Redis中的哨兵节点是一个配置提供者,而不是代理。 区别在于,
配置提供者
前者只负责存储当前最新的主从节点信息,供客户端获取。
代理
客户端所有请求都会经过哨兵节点。
所以实际开发中,通过在客户端配置哨兵节点的地址+主节点的名称(哨兵系统可能会监控多个主从节点,名称用于区分)就可以获取到主节点信息, 下面的代码在底层实现是客户端向依次向哨兵节点发送”sentinel get-master-addr-by-name”命令, 成功获得主节点信息就不向后面的哨兵节点发送命令。 同时客户端会订阅哨兵节点的+switch-master频道,一旦主节点发送故障,哨兵服务器对主节点进行自动故障转移,会将从节点升级主节点, 并且更新哨兵服务器中存储的主节点信息,会向+switch-master频道发送消息,客户端得到消息后重新从哨兵节点获取主节点信息,初始化连接池。
String masterName = "mymaster";
Set<String> sentinels = new HashSet<>();
sentinels.add("192.168.92.128:26379");
sentinels.add("192.168.92.128:26380");
JedisSentinelPool pool = new JedisSentinelPool(masterName, sentinels); //初始化过程做了很多工作
Jedis jedis = pool.getResource();
jedis.set("key1", "value1");
pool.close();
Redis哨兵系统是怎么实现自动故障转移的?
1.认定主节点主观下线
因为每隔2s,哨兵节点会给主节点发送PING命令,如果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都没有收到回复,那么哨兵节点就认为主节点主观下线。
2.认定主节点客观下线
哨兵节点认定主节点主观下线后,会向其他哨兵节点发送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命令,获取其他哨兵节点对该主节点的状态,当认定主节点下线的哨兵数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就认定主节点客观下线。
3.进行领导者哨兵选举
认定主节点客观下线后,各个哨兵之间相互通信,选举出一个领导者哨兵,由它来对主节点进行故障转移操作。
选举使用的是Raft算法,基本思路是所有哨兵节点A会先其他哨兵节点,发送命令,申请成为该哨兵节点B的领导者,如果B还没有同意过其他哨兵节点,那么就同意A成为领导者,最终得票超过半数以上的哨兵节点会赢得选举,如果本次投票,没有选举出领导者哨兵,那么就开始新一轮的选举,直到选举出哨兵节点(实际开发中,最先判定主节点客观下线的哨兵节点,一般就能成为领导者。)
4.领导者哨兵进行故障转移
领导者哨兵节点首先会从从节点中选出一个节点作为新的主节点。选择的规则是:
- 1.首先排除一些不健康的节点。(下线的,断线的,最近5s没有回复哨兵节点的INFO命令的,与旧的主服务器断开连接时间较长的)
- 2.然后根据优先级,复制偏移量,runid最小,来选出一个从节点作为主节点。
向这个从节点发送slaveof no one命令,让其成为主节点,通过slaveof 命令让其他从节点成为它的从节点,将已下线的主节点更新为新的主节点的从节点。
原创文章,作者:9I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im.cn/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