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简介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步减小,基于流量的下降早已趋缓,互联网行业迫切需要找到一片足以承载自身持续下降的新蓝海。产业互联网正是这一宏大背景下的新趋势。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联接产业需求端和产业供给端的单向渗透网路,这其中既包含在传统贸易基础上,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线上交易创新,即B2B互联网交易平台;亦包含了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货运、信用管理服务的有效渗透及整合,进一步推进线下资源的线上增值服务变现;最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系统化改建,促进多流合一、多流协同,实现全产业链条的生态化协同。钢铁产业互联网作为产业互联网的一部分,是在技术驱动的基础上,解构和构建传统钢铁产业链,打通钢铁生产、交易、仓储、加工、信用管理服务、技术、营销等各环节,同时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赋能,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融合,最终达到减少钢铁产业链成本、提升产业链效率、提高经营质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目的。本报告聚焦钢铁产业互联网,首先通过对钢铁产业链的发展现况及痛点的研究,揭示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展现;接着基于对钢铁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商业模式、市场规模的剖析,发现行业规模效应将逐渐显现,加上新政端和技术端的单向加持,未来钢铁产业互联网市场具有较大的下降潜力;在此基础上,对典型企业的突出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并研判行业发展趋势,以期为行业从业者的经营决策,以及投资者的策略拟定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建议。
目录
报告摘要
概念划分及统计口径
1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发展概述
1.1产业互联网发展概述
(1)产业互联网范畴划分
(2)产业互联网平台分类
(3)产业互联网平台信用管理服务概念划分
(4)产业互联网发展逻辑
(5)产业互联网VS消费互联网
(6)产业互联网价值剖析
1.2钢铁产业链现况及痛点剖析
(1)中国钢铁产业链剖析
(2)中国钢铁产业链图谱
(3)传统钢铁产业链痛点剖析
1.3钢铁产业互联网发展概述
(1)钢铁产业互联网新政驱动
(2)钢铁产业互联网技术驱动
(3)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剖析
2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发展现况
2.1钢铁产业互联网发展现况
(1)钢铁产业互联网行业发展历程
(2)传统钢铁产业链痛点剖析
(3)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现况
(4)钢铁产业互联网产业图谱
(5)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剖析
(6)钢铁货运发展现况
(7)钢铁产业互联网货运平台价值
(8)钢铁信用管理服务业务模式
(9)钢铁信用管理服务业务关键能力
2.2钢铁产业互联网市场规模
(1)中国钢铁业态下降剖析
(2)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业态下降剖析
3国外典型企业案例
4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剖析
图表目录
图1-1 产业互联网范畴划分
图1-2 产业互联网平台分类
图1-3 产业互联网平台信用管理服务参与环节
图1-4 产业互联实现网路融合新模式
图1-5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对比剖析
图1-6 产业互联网对产业链核心环节重构方法
图1-7 2009-2019年中国钢材周社会库存情况
图1-8 2016年6月-2019年12月中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
图1-9 2011-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收益支出
图1-10 2017-2019年钢材各渠道销售量分布情况
图1-11 2019年钢材下游需求行业分布情况
图1-12 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
图1-13 2019年中美日韩钢铁行业集中度对比
图1-14 2019年粗钢、钢材产值分省市分布情况与建筑业产量分布情况对比
图1-15传统钢铁产业链及痛点剖析(总)
图1-16传统钢铁产业链条及痛点剖析
图1-17钢铁货运发展痛点剖析
图1-18传统钢铁产业链资金流痛点剖析示意图
图1-19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相关新政梳理
图1-20我国钢铁行业环保限产、超低排放相关新政梳理
图1-21我国产业互联网平台相关新政梳理
图1-22 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及应用
图1-23 钢铁产业互联网建立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解决供需错配
图1-24产业互联网数据渗透,压缩贸易环节提高服务价值
图1-25产业互联网驱动下的钢铁货运平台赋能价值剖析
图1-26生态平台整合信息,辅助商业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业务
图1-27生态共享:开放、包容的产业业态融合
图2-1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发展历程
图2-2传统钢铁产业链条痛点剖析
图2-3钢铁产业互联网线上交易平台服务内容
图2-4钢铁产业互联网穿透传统供应链信息孤岛,解决供需错配
图2-5产业互联网为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营运剖析
图2-6 2020年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产业图谱
图2-7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界定
图2-8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对比剖析一
图2-9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对比剖析二
图2-10信息服务平台模式剖析
图2-11在线交易平台模式剖析
图2-12在线交易平台模式对比剖析
图2-13生态型平台模式剖析
图2-14钢铁货运产业结构
图2-15钢铁物流园区发展痛点剖析
图2-16钢铁货运运输发展痛点剖析
图2-17钢铁加工及增值服务发展现况
图2-18钢铁货运平台一体化构架
图2-19信用管理业务模式
图2-20不同类型交易背景信息获取方法剖析
图2-21钢铁生态平台信用管理服务自动化线上初审机制所需整合要素
图2-22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信用管理服务不同资金提供方对比
图2-23 2009-2019年中国粗钢、钢材产值及增长情况
图2-24 2015-2024年中国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及增长
图2-25 2015-2024年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货运规模及增长
图2-26 2015-2024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信用管理服务市场发展空间
图2-27 2015-2024年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规模结构
图3-1典型代表企业矩阵优势对比剖析一
图3-2典型代表企业矩阵优势对比剖析二
图3-3典型代表企业矩阵优势对比剖析三
图3-4欧冶云商构建全球领先的第三方产业互联网生态平台
图3-5欧冶云商解决方案示意图
图3-6欧冶云商服务模式及核心优势
图3-7上海钢联业务模式及服务
图4-1政策端红利将持续推动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
图4-2产业互联网驱动钢铁供应链数智化变革升级趋势剖析
图4-3数字中台主要价值:增强平台数字营运力及业务响应力
图4-4生态化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中级阶段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