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称年夜饭变分手饭是碰瓷,网友们却纷纷关注:分手饭是什么?

网传的年夜饭相片

这样一出戏 搅动了整个节日

年夜饭居然弄成分手饭 以后农村女孩的婚姻该怎样办 那个男孩有权选择自己的幸福……

成都晚报首席记者 赵倩 发自上海

江西省网信办表示,此事从头至尾均为虚假内容。据调查,自称“上海姑娘”的回帖人并非北京人,发帖回应的“江西妻子”只是话题的碰瓷者。目前,此事已移交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

2月21日,正月十四,搅动了整个节日舆论事件的“上海姑娘逃出四川农村”事件总算宣告落下序幕。成都晚报记者从江西省网信办据悉,此事从头至尾均为虚假内容。

图片[1]-校方称年夜饭变分手饭是碰瓷,网友们却纷纷关注:分手饭是什么?-老王博客

据调查,自称“上海姑娘”的回帖人并非北京人,而是北京周边某省的一位有夫之妇,只是由于和妻子争吵,发帖发泄情绪,但并不涉及营销炒作。而其后发贴回应的“江西丈夫”,只是话题的碰瓷者,与回帖人素不相识。

目前,此事已移交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

起源

社区网站的一则网帖

抱怨“农村妻子家的年”

这起造成全民参与的网络事件,起源于新年前,上海本地社区网站篱笆网的一则《有点想分手了……》的贴子。

发帖人“想说又说不出口”在网帖中提及,自己是北京人,不顾父亲阻力到四川农村妻子家过节,但是看了丈夫家的第一顿午饭,就决定分手回去了。网帖提及了几个关键词,“女孩北京人”、“男孩外地人”、“父母反对”,而最打动网友的,莫过于那张黑黢黢的饭菜图片。

图片[2]-校方称年夜饭变分手饭是碰瓷,网友们却纷纷关注:分手饭是什么?-老王博客

发帖时间为2月6日19时28分,发帖人在晒出午饭相片后还继续回帖并持续和网友互动。“(我)下午到的,下了列车,转了一次车,还搭了类似拖拉机一样的车,颠得我晕船了,一听到这个饭菜我真的呕吐了。比我想像的要差一百倍,我接受不了。现在肯定无法走,没交通工具了,我和他弟弟睡,明天一早我就走,已经和他说了,他说硬要走也不拦我,但是假如走了,就等于分手了,我说是的,然后他就出去了。”

“我早已打电话给妈妈了,他说让我姨婆驾车来接我,估计六个小时能到。他(在)村上叫了辆私车,准备等下送我去县城,因为没来过的人肯定找不到路。”

在这个贴子下边,不断有人回帖讨论,而焦点多数集中在“凤凰男”、“门当户对”、“地域差别”等问题上。

发酵

微博热议“分手事件”

“江西丈夫”突然发声

这个原本只在一个地区峰会发酵的贴子,在2月7日春节当日开始意外地发酵走红。一个微博营销号“KDS宽带社”把此事发到新浪微博,引起了极高的点击和评论,评论数超过18万条,包括上海日报、东方今报等众多媒体微博加以转载,随后登上腾讯、凤凰等各大网络媒体,此事顿时成为微博热搜话题。

图片[3]-校方称年夜饭变分手饭是碰瓷,网友们却纷纷关注:分手饭是什么?-老王博客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话题被延伸开去,不同评论和文章仿佛潮涌,一波又一波。人民日报评论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农村,说一声爱你太沉重》,讨论城乡差别和社会身分认知;新闻晚报用一个整版发表《放开那种北京姑娘》,讨论婚恋自由选择权……更有各类自媒体小号此起彼伏地发文,从“教养问题的重要性”到“婚恋中门当户对都是托词”。一时间,一起分手风波,好像戳中了所有人的痛点。

而这起风波中的“江西妻子”也在万众期盼中“闪亮登场”。2月10日,一个新浪微博帐号为“风的世界伊不懂”的用户忽然出现,以“江西妻子”的口吻发布了一篇申明。声明中称是自己“太急”,强扭的瓜不甜,希望网友不要再责备丈夫,今后会努力工作,改变自己。

质疑

戳中痛处的年夜饭相片

被指是视频截图或盗图

当然,也有一些网友冷静地强调,这起忽然爆发的网络事件存在众多可疑,也有传统媒体开始指责这起网络事件的真实性,甚至怀疑这是一起悉心企划的营销事件。有悉心网友强调,发帖人的峰会帐户是为了发这条贴子才注册的,网帖中,除北京、江西之外,再无任何具体的地点、单位与姓名等信息;发帖人在回帖中称“打电话可以定(火车票)吗?”,但网友指责,“在国企工作的管理人员,竟然不知道打12306能订火车票?”

而时间问题同样引起了网友对于“虚假”的猜测。发帖人第一次发贴时间是2月6日19时28分,可竟然在2月7日中午12时35分就发贴称自己早已回到了重庆的屋内,而按常理这不太可能。

随后,那张戳中很多人痛处的年夜饭相片,也受到网友的指责。有网友称图片象素太差应当是视频截图或其他途径盗来的,不太可能是自己手机拍摄的相片。

同时,细心的网友发觉,那个所谓的“江西丈夫”,此前却并没有任何微博发言记录,甚至连关注数都为零,可他在引发网友指责的同时,却在两天内收获了近万粉丝。不断有网友私信他,但是对于包括广州日报记者在内的各个媒体的私信,他却未予回应。

辟谣

江西省网信办表态

是“彻头彻尾的虚构风波”

昨日,这起发酵了十多天的 “上海姑娘逃出四川农村”事件,被官方宣布为彻头彻尾的虚构风波。成都晚报记者从江西省网信办据悉,这名“想说又说不出口”的回帖人并非北京人,而是北京周边某省的一名未婚妇女徐某某,春节前夕和母亲生气,不乐意去父亲老家过节而只身留守在家,于是发贴发泄情绪。但她并不属于刻意做网路营销,属于网友个人编了假话。网络部门联系到了徐某甲本人,她也承认虚构了整个风波。

成都晚报记者还从江西省网信办据悉,那个横空出世的“江西丈夫”,和回帖人并不认识,就是属于在网路狂欢风波中“本着不嫌事大”的态度,蹭一下风波的热度。

据透漏,江西省网信办用了大概三天时间调查此事,然后就这起公众关注的风波公开辟谣。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进一步调查,看当事人是否违背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认定违规,会按相关规定处理,后续处理结果也会对外公开。

综合江南都市报

专家观点

每个“贴标签”的网友

都是风波背后的推动者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一开始关注到“上海姑娘逃出四川农村”事件,只是一笑了之,认为这就是一起碰巧风波。可是,这起在张志安眼中的一件不存在多大代表意义的小事情,却在以后的十多天持续不断地轰炸着所有人的眼珠,这让他心生慨叹。张志安觉得,每个发言剖析并贴标签的网民,其实都是这起风波背后的推动者,“因为风波只是导火索,观点抒发才是重点。”

张志安告诉北京日报记者,这起先前的小风波,却在新年这个特殊时间被发布以及迅速扩散,其实是踩着一个恰当的时间点,激起了不同人的某种社会情绪,这里包括择偶观、婚姻观,也有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就好象有人评论里讲到的,有人见到了教养,有人见到了艰辛,有人见到了无知,有人见到了歧视,有人见到了恶习,有人见到了乡愁,有人见到了鸿沟……这些情绪都借助于这起虚构风波抒发和扩散,而关于这起风波是否是真实的,反倒被很多人忽视了。

张志安觉得,其实这起风波,不管对于公众还是媒体,都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和教训,这是一个媒介素质教育的范例。对于专业媒体来说,对于网路信息,审核标准应该严格,而不是人云亦云,众声喧哗。而公民的网路素质同样须要提高,学会冷静思索、理性思维而不是动不动“贴标签”,网络抒发须要在自由和有序中达到一个平衡。不过,这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这起风波中,众多自媒体小号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张志安觉得,网络抒发的秩序还在完善中,这就要求自媒体号不能只借助眼珠效应去博关注,应当学会慎重抒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