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编程已经成为未来人类必备的技能之一。同时,学习编程对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儿童学电脑用什么系统,帮助他们上学也有重要的作用。有远见的父母正在带他们的孩子学习编程。
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父母可能对少儿编程有些了解。无论是学校的引进,政策的推动,还是国外的趋势,少儿编程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产物,无疑是每一次家长和孩子乃至于孩子们的教育革命。资本需要详细了解和解读!
01
编程不仅仅是一种计算机语言
未来15年,50%的人类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编程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孩子从小学习编程,会让孩子的未来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李开复
编程不仅是一门计算机语言,更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交流”语言,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然观察能力,注意力,创造力,计算思维等等。
乔布斯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因为它会教你如何思考”。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写了一段Java代码,以促进编程教育,并表示将资助40亿美元用于美国学校的计算机科学教育。
英国也在2014年设立了“编程年”,规定所有5-16岁的学生都必须学习计算机编程。
02
孩子们学习编程
没什么新鲜的
在发达国家,儿童编程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提倡的教育学科。
2012年,日本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科目。2014年,英国教育大纲规定,计算机编程是5-16岁儿童的必修课。2015年,美国政府投入40亿美元开展儿童编程教育,号召全国幼儿学习编程。2016 年,国情咨文提倡计算机科学教育,并规定高中毕业必须修读计算机编程学分。2017年,新加坡全面推进少儿编程教育,在中小学考试中增加编程考试科目。2017年,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少儿编程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早在2012年就开始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自2015年美国全面推进少儿编程教育以来,少儿编程教育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开始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讨论如何进行编程教育。
03
我国儿童节目政策
与孩子的入学考试息息相关
2014年9月,《浙江省深化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将信息技术(含编程)列为高考考试科目之一。
2016年6月2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办学水平评价体系。
2017年1月19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该标准规定,小学科学课提前至一年级,每周不少于一节课。
2017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指出,国家对人工智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要实施国家智能教育工程,在全国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中小学,逐步推进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和推广具有娱乐性的编程教学软件和游戏。
2017年,全国各高校对编程教育的偏好度上升。17985所高校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给予加分,其次是211所高校。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新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将从兴趣课转变为必修课,大大提高学生在编程、计算思维、算法等方面的思维要求。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通过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实现个性化教学。
2019年,教育部将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行动,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工作。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3月13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重点》,其中透露,今年将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儿童学电脑用什么系统,建立人工智能推进中小学相关课程建设,逐步推进建设和规划。合并后的教育形式还将编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规划》。
04
孩子们从编程中学到了什么?
有的家长认为我的孩子不一定是程序员,学编程有用吗?
其实,儿童编程不是写代码,而是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能力。
学习思维:学习是“利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解决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也就是现在常说的“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一套方法论,一套思维框架,是儿童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学习能力: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家电逐渐进入大众家庭和城市生活。所以,有了一些编程技能,你至少可以了解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还可以具备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05
编程不仅仅是兴趣班
在以往家长的概念中,编程是一门“兴趣班”,通常是课后才出现在兴趣小组中的一门学科。
但现在它可以在必修学分中占据一席之地。不得不说,这是教育部对编程教育发布的又一重要信号!
少儿编程已成为大势所趋,未来几年将迅速发展。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编程不仅仅是一门计算机语言,更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交流”语言。少儿编程也将成为关键的高考科目之一,未来可能会被纳入高考科目。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