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全国硕士招生统一考试
教育学
一、选择题:1-4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90分。在以下每个问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克洛夫的《教育学》曾经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 用心理学解释教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的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 注重智力开发和创造性培养
参考答案:C
知识点考查:第六章国外现代教育:苏联教育的发展:凯洛夫的《教育学》
2.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身份和角色定位,让他们有意识地按照角色的要求行事。这反映了教育()
A. 个体社会化功能
B.个人个性化功能
C. 个人生计功能
D. 个人享受功能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第3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类身心发展中作用的个体社会化
3.有西方学者发现,美国大部分教师出身中产阶级,习惯于以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标准,即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将受到惩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利用教育来进行的()
A.通过
B、选择
C。去创造
D、传播
参考答案:B
知识点考查: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与教育文化选择的关键功能
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是因为孩子的发展有()
A. 分阶段
B. 顺序
C. 不平衡
D. 可塑性
参考答案:D
知识点考查:第四章教育与人类发展:人类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发展生产力
B.消除社会分工
C. 普及教育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参考答案:D
考点知识点: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基础教育制度如下()
A. 学区教育系统
B. 成人教育系统
C. 教师教育体系
D. 教师资格制度
参考答案:
测试知识点:
7.某课程的组织如右图所示:这种课程是()
A. 相关课程
B. 融合课程
C. 广域课程
D. 核心课程
参考答案:C
考点知识点:第7章课程:课程类型综合课程、广域课程
8.学生围绕自己与老师签订的学习合同开展自学和独立工作的教学组织形式为()
A.文内特卡系统
B. 道尔顿系统
C. 特朗普系统
D. 曼海姆系统
参考答案:
测试知识点:
9.为了避免灌输和说教,一种利用大量道德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角色扮演和积极思考的德育模式,除了德育模式,还有()
A. 慈悲模式
B. 价值澄清模型
C. 社会学习模式
D.小组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A
知识点考查:第九章德育:德育模式的慈悲模式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
A. 学生有权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有权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馆资料
B、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罚不服,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
C. 学生有权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
D. 学生毕业或毕业时有权获得学位证书
参考答案:A
考试知识点:第十章师生: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11.19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步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清楚反映这一转型努力的标志性文件是 ()
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参考答案:
待考知识点:第6章教育制度:我国1949年以来的教育制度
12.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
一、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B. 通识教育一体化
C. 将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联系起来
D. 通识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A
考点知识点:第六章教育体系:学校教育体系
13.从19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才逐渐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一些研究人员研究了 10.70,000 名在 1950 年代末至 1960 年代初应征入伍的 19 岁青年的 IQ 分数。统计分析发现,上学9年的平均智商分数比上学7年的人高7分,比上学8年的人平均智商高4分。本研究结果表明 ( )
A.学校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智商
B、当时测量智商的工具和方法相当完善
C.学校教育并没有显着提高人的智商
D.智商水平影响教育年限
参考答案:A
知识点考查:第四章教育与人类发展
14.《学姬》把大学教育的学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大一到大七,第二阶段从大一到大九,大九通过考试,就叫它()
A.博士
B、大成
C.翰林
D. 大儒学
参考答案:
测试知识点:
15.关于儿童语言学习的问题,颜知推认为应该是()
A. 重视学习共同语言
B.注意学习当地方言
C. 尽可能多地掌握方言
D. 尽可能掌握不同阶段的语言
参考答案:
测试知识点:
16.广文博物馆的成立,标志着唐朝政府()。
一、重视大唐留学生教育
B. 加强教育等级
三、重视科举
D、加强博通人才培养
参考答案:B
知识点考查: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封建国家教育制度的完善:唐代官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六学一堂。
17.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急救》、《千字》、《三字经典》、《百家姓》
B、《千字》、《三字经》、《百家姓》、《急救》
C、《三字经》、《百家姓》、《急救》、《千字》
D、《急救》、《千字》、《百家姓》、《三字经典》
参考答案:D
知识点考查: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私塾与蒙学教材
18.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了受教育权的性别差距,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校制度是( )。
A.仁隐学校系统
B. 贵茂学校系统
C. 仁子贵州学制
D.仁旭学校系统
参考答案:C
知识点考点:第二章:中国现代教育:近代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民国初年人子规筹教育体制。
19.改革教育与洋务教育不同,为启蒙人民群众,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
一、科举改革
B、出版报纸
C. 设立学校
D. 翻译西方书籍
参考答案:B
知识点考查:第二章:中国现代教育:改革派在建立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实践。
20.不仅教育了所有人,我们才能改造社会,其次,只有改造了社会,我们才能有好的教育。这个命题来自“5月4日”新文化运动时期()。
A. 崇尚工程学的知识分子
B. 主张民族主义的知识分子
C. 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 有民粹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参考答案:B
知识点考点:第二章中国近代教育:新文化运动和1920年代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运动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21.1920年代教育独立的思潮,除了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之外,还要求( )。
A. 教育立法独立
B. 受教育权和教学权的独立性
C. 教育内容独立
D. 教育监督的独立性
参考答案:C
知识点考查:第二章:中国现代教育:蔡元培教育死刑与现代教育体制改革实践。
22.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制改革》,颁布《武臣学制》。和调整,得到附加()。
A. 农村教育
B. 通识教育
C. 教师教育
D. 职业教育
参考答案:D
知识点考点:第三章:中国现代教育:五辰学制。
23.陶行知探索乡村教育新模式,改变乡村教育面貌。他倡导的教育模式是()
A. 校友系统
B. 小系统先生
C. 学徒制
D. 实习
参考答案:B
知识点考点:第三章:中国现代教育: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与实践。
24.日本大华改革时期建立的贵族学校教育制度是仿照中国的()
一、汉代的教育制度
二、唐代的教育制度
三、宋代教育制度
D.元代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
测试知识点:
25.在古希腊和罗马的教育中,雅典教育和斯玛达教育的主要区别是,古罗马的教育是()
一、重视军事教育
B. 重视妇女教育
C.倡导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D. 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承诺
参考答案:
测试知识点:
26.在下面的表达式中,体现洛克对君子教育的是()
A. 健康的精神存在于健康的身体中
B. 身体健康比心理健康更重要
C. 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D. 禁欲和惩罚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参考答案:
测试知识点:
27.赫尔巴特的教育过程分为前后相通、相通的三个部分,即()
A. 感知、教学和纪律
B. 兴趣、教学和纪律
C. 协会、教学和纪律
D. 行政、教学和纪律
参考答案:
测试知识点:
28.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开创柏林大学的办学模式,并补充说()
A.人才培养功能
B. 科研职能
C. 社会服务功能
D. 文化交流的功能
参考答案:
测试知识点:
29.在西方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体系。其中,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为主体、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与地方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形成于( )年。
A. 英国
B. 法国
C。美国
D. 德国
参考答案:A
考点知识点:英国教育的发展:《贝尔福教育法》与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30.“教育就是生命”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
A. 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不是孩子一生的过程
B、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而是孩子一生的过程
C. 教育是学校的生命,而不是孩子的生命
D. 教育不是学校的生命,而是孩子的生命
参考答案:B
知识点考点:杜威“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思想
31.1950年代和1960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实验教学理论体系,其代表人物为( )。
A.马卡连科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苏霍姆林斯基
参考答案:B
知识点考查:苏联教育的发展、赞科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32.1960年代基本路径测试法题目,英国开始改革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为主体的“三分制”中学教育体系,试图消除就业不平等以及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继续教育。大力推动 build()。
A.ͳһѧУ
B. 国立高中
C. 中学
D、综合高中
参考答案:D
考试知识点:英国《1944年教育法》
33.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会议,掀起了19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并专注于学科概念和系统。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
A. 改良主义教育
B. 基础教育
C. 结构教育
D. 永恒主义教育
参考答案:B
知识点考点:第6章国外现代教育:现代欧美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
34.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选项是缺少需求()。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自尊需要
C. 认知需求
D. 审美需求
参考答案:B
知识点考查:第四章学习动机:需求层次理论
35.学篮球有助于学篮球。这里产生的迁移是 ( )。
A. 合规迁移
B. 低路迁移
C. 横向迁移
D. 特殊迁移
参考答案:A
知识点考查:第5章知识建构:知识的应用与转移。
36.以下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是()。
A.杯弓蛇影
B. 蜜蜂采蜜
C.望梅解渴
D. 老马识路
参考答案:A
检查知识点: 学习的定义:学习从经验中产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思维变化。
37.学生在做作业时,往往会根据周围老师的表情来判断自己是对是错,并迅速改变答案。该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
A. 场相关
B. 独立于领域
C、冲动
D. 沉思的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差异:认知方式与教育的差异,场独立与场依赖。
38.一个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跟他聊猫,然后让他看笼子里的猫,最后让他摸摸抱猫,慢慢帮他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A. 行为建模
B. 系统脱敏
C. 放松训练法
D. 认知疗法
参考答案:
测试知识点:
39.一位研究人员试图对“灌输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假设进行实验。这种做法有悖于教育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创新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 道德原则
参考答案:D
知识点考查: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论、教育研究基本原理
43.“你考试作弊过吗?” 这是《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问卷》中一位研究员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主要问题是( )。
A. 写得太多了
B. 模棱两可的词
C. 暗示
D. 涉及敏感问题
参考答案:D
考点知识点:第五章教育研究: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44.在教育计量统计中,适用于百分率统计,不适用于中位数,级别相关系统统计的计量类型为( )。
A. 命名测量
B. 测序测量
C. 固定距离测量
D. 比率测量
参考答案:A
知识点考查:第5章教育调查研究:命名测量类型的测量和调查。
45.归纳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个现象(X)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个现象(Y)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个现象X可能是另一个现象Y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
A. 共识法则
B. 微分法则
C. 协变
D. 残差法
参考答案:C
知识点考查:第8章:教研资料整理与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方法中的归纳分析。
二、辨别题:46~48个小题,每个小题15分,共45分。先判断对错基本路径测试法题目,再解释原因。
46.杜威的务实教学认为,孩子是教育的中心。
参考答案:
47.孔子私塾以“诗”“书”“礼”“乐”“义”“春秋”六大经典传授弟子,也就是“六艺”教育。
回答点:错。
(1)孔子主要以西周六艺为主要教学内容,吸收有用的学科,根据实际需要创造新的学科。虽然使用了“六艺”的名称,但他做出了调整到他教授的学科,丰富了他们的内容。
(2)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科目。
(3)《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孔子在创办私办过程中整理西周文化经典后形成的六种教材。学校教学。。
48.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引导他做出努力归因,激发他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回答点:错。
(1)根据维纳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主要有六个因素:能力水平、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部环境等。
(2) 学生最终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的因素受到多个变量的影响。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会产生羞耻感和内疚感,进而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三、简答题:第 49 至 53 题,每题 15 分,共 75 分。
49. 简要描述知识中心课程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论也可以称为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为代表。提倡学校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技能为目标。
50.简述“尊重学生”的基本内涵。
(1)尊重学生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关系中对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社会地位,尊重学生的社会地位。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尊,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2)尊重学生,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公正无私,做到学生可以信服。
51. 简述梁启超对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的看法。
回答要点:(1)梁启超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取决于人民的教育水平。他明确地将“开放人民的智慧”与“振兴人民的权利”联系起来,认为“扩大人民的智慧”今天的权利,我们必须依靠人民的智慧。第一权利”
(2)他提出教育要树立宗旨,立足于对民族文化优劣势的分析和选择,在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以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特点、新素质培养“新民”
52. 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其主要原因。
回答要点:(1)在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往往在练习到一定阶段后,进行中会出现暂时的停顿,这就是所谓的“高原现象”。甚至下降。
(2)高原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练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提高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代之以新的一、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新方式。二、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对练习的兴趣会下降,甚至感到厌倦,或者身体疲劳导致练习效果暂时停滞。
53.简述教育研究项目论证的基本内容。
回答要点: 项目论证是研究人员对选定的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预测和评价,是对项目进行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项目值参数。
(2)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3 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
(4)项目研究步骤、方法和手段论证。
(5)项目研究可行性论证。
四、分析性作文题:第54-56题,每题30分,共90分。
5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分析以下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以下材料中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3)联系学校德育实践,说明以下材料中观点的现实意义。
教育的目的不能只针对个人。那时候,主要是为了使个人成为圣洁的德行,而现在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谋求整个社会的进步。——–如果你不骂人,不偷窃,不生气,不惊慌,不得罪别人等等,过去,这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但这是消极的,在今天不能称为道德。那些建造他的人不过是完美无瑕,即使他们与社会无关。现在,为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树立一个不同的道德标准,说:“在社会公共事务中能做到最好的人越多,他们的道德就越高。否则,根本就没有道德。工作能力—–有道德,
55.分析现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56.请从问题I和II中选择一个来回答。如果您同时回答两个问题,则只计算第一个问题的分数。
信息处理模型根据心理结构和在这些结构上执行的操作以及所谓的认知过程来描述人类的学习和记忆。阅读下图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在答题纸上写下首字母缩写代表的术语。
(2)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分别解释书面术语。
(3)解释这种信息处理模型对知识学习的重要影响。
二、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某中学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研究人员选取我校初二年级前80名学生参加实验,采用结对法将学生分成两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教学模式。实验持续了一学年。实验前后,两个班的学生分别用数学血液水平试卷A和B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实验前后的考试成绩,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为这个实验设计一个项目名称和研究假设
(2)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3)写出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及其格式
(4)这个实验的抽样方法有什么问题?它会如何影响实验的性能?
参考答案:
(1)项目名称:不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研究。假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自变量:因变量:实验后学生考试成绩的变化,无关变量:
(3)实验类型名称:非随机分配的对照组 测试前后格式:
(4)实验法操作的缺点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