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建设新型创新载体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组图)

年末,木樨创始人兼董事长陈伟良非常忙碌。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长三角工科领军博士生带领团队研发出公司首款高性能GPU(图形处理单元)产品。“GPU是通用算力的基础芯片,我们参与的‘架构+生态’产学研联盟为国产高性能GPU的开发和应用搭建了平台,”陈伟良说。

这个产学研联盟平台是牧曦、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和北京浪潮于今年10月共同建立的数据中心先进计算架构联合实验室。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作为新型创新载体,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和人才,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字化、碳中和、设计等五个领域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创新源泉和产业发展. .

校地合作共建创新新载体

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由上海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成立。这家新的研发机构位于张江高新区普陀园区。大楼上的“清华”二字十分醒目。

走进大楼软件技术创新点怎么写,一楼的展厅向来宾展示了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功能定位。清华集成电路的历史和积淀,深度参与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服务上海国际设计之都建设……这所中国顶尖大学与上海发展深度融合的蓝图在荧屏和面板。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友强教授表示:“中心将发挥上海各自的对外开放优势、产业体系优势、金融资本优势,以及清华各自在科技研发、创新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国际合作,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

什么是新的创新载体?王友强表示软件技术创新点怎么写,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的愿景是成为创新源头的贡献者、创新发展的驱动者、创新资源的聚集者、创新生态的建设者。为实现这一愿景,中心在上海市政府和普陀区政府的支持下,以支持产业链创新和重大产品研发为目标,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协同创新,并构建信用契约、责任、利益共赢等协同机制。

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正在加紧建设的集成电路创新平台是协同创新的重点。该平台将聚集一批集成电路创新团队,通过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合作,开展各类芯片、集成电路材料和工艺的研究。该中心还将汇聚人工智能、数字化、碳中和、设计等领域的创新团队。这四个领域和集成电路一样,都有清华大学的优势学科。清华学科资源与上海产业资源深度融合,孕育创新成果。

院企合作研发国产高性能GPU

图片[1]-校地合作建设新型创新载体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组图)-老王博客

今年10月,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沐曦与浪潮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基于沐曦在高性能GPU架构设计、软件和系统方面的核心技术,结合清华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生态和创新资源整合优势推动GPU研发及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开展数据中心先进计算架构的创新研究。

高性能GPU是提供通用计算能力的核心部件,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短板。在联合实验室的支持下,沐希有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让国产高性能GPU尽快进入产业生态,为数据中心等高端应用提供自主研发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我们也希望依托联合实验室,吸引和聚集优秀人才,实施人才培养和培养计划,提升整个大数据产业链的创新能力。” 陈伟良告诉记者。

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为治理提供证据

深入参与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启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科技部、市科委的支持下,中心制定了《上海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社会实验工作方案》,牵头发展人脸识别、“随神”码”应用拓展、医疗诊断辅助决策、老年人智能服务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社会实验,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数字化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本工作采取“一个中心统筹,多单位联动”的模式。由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牵头,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中心联合承办。与其他机构合作。

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专家,王有强带领团队制定了“135”评价体系,从三个主要视角和五个评价维度系统地评价了一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三个主体分别是技术需求者、技术提供者和政府,五个维度分别是性能维度、效率维度、使用维度、规范维度和影响维度。根据这一评价体系及其衡量指标,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将与多家机构合作,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进行评价、分析和量化研究。研究团队除了人工智能专家外,还有社会学、法律、伦理学、

医疗诊断辅助决策是社会实验研究的一个场景,研究团队主攻“小步AI医生”。该智能儿科门诊诊断系统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研究所联合研发。医生在电子病历上填写患者的主诉、既往病史、体检等信息,点击软件上的“智能诊断”按钮后,“小布爱医生”会按降序给出多项推荐诊断医生做出决定的概率。参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宏教授,介绍说,这套智能系统与儿科临床专家的诊断一致率达到96.2%,涵盖7321种疾病,特别适合年轻儿科医生和基层医疗机构。.

按照“135”评价体系,医疗诊断辅助决策系统的临床效果如何?是否适合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正在引领这些问题的研究。研究组伦理学家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专家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医生是否告诉孩子患者的家人他正在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智能系统会干扰医生的诊断吗?如果诊断有误,谁来负责?“这次交流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医疗应用中的伦理属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