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写中英文论文的过程中,有固定的格式和写作标准,比如我们给大家介绍的apa格式、mla格式、芝加哥格式等。当我们学习写论文时,我们的导师会教我们如何使用它们。写论文的正确方法和标准。下面我们为您总结一些论文写作标准,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1.关于英文论文结构的写作标准
作为科学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基本要素应包括:标题、作者签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如有必要)和参考文献是主要部分。它前面是序言。如有必要,可在其后添加附录。
1.1 标题和分级标题
1.1.1 标题
标题是能反映论文具体内容的恰当、简洁的词语的逻辑组合。一个好的标题往往会给文章增添色彩,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比如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写作时,以简洁、全面的20字以内的单词组合为宜。英文标题应与中文标题意思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真词。标题中的常见问题如下:
1)话题大内容小话题小内容大。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把握正文和标题的关系。对于前者,要么根据内容重新给出问题,要么根据标题丰富内容;对于后者,要把握与标题关系不大的缩写或不写。
2)随意设置你的字幕。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设置副标题,只有在主标题不能完全表达你想要表达的意思时才加。还要小心避免比主标题大的字幕。
3)同时使用同义词和同义词。如“xx 分析与研究”、“xx 研究与讨论”。“分析、研究、讨论”是同义词,标题中可以保留其中之一。
4)提升文章等级。有些文章只是一般性的讨论和分析,不是研究,但作者经常喜欢用“研究”二字作为标题,不恰当地抬高了文章的层次,所以应该删除“研究”二字。
1.1.2 级标题
科学论文等级划分的章节序号和条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许多作者仍使用中文数字。
层次划分的章节和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每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小圆点,最后一层不加。等级分类一般不超过4级。它的正确位置是写在各级章节的顶部。在分层标题中,最好不要使用标点符号。如果你不能删除它们,你可以使用空间方法来打破它们。
1.2 作者签名和摘要
1.2.1 作者签名
论文作者除标题下方署名外,论文主要作者还应按以下顺序发表在首页(下)页脚: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家乡、职称、学历、主要从事什么研究。方便读者更详细地了解论文的负责人。
1.2.2 总结
摘要是现代科学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其详细程度取决于文献的内容。摘要写作中,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这四个要素可以根据摘要的类型加以强调。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字,纯指示性摘要控制在200字以内。外文摘要不应超过250个实质性字。摘要中使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我”、“作者”、“我们”等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这是绝大多数作者关注的地方。
1.3 正文与中英文图表对比
1.3.1 文本
正文是科学论文的核心部分。引言介绍问题后,正文分析解决问题。本部分集中体现了作者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创造性。有的论文思路混乱,结构松散,层次不清,难以把握文章的主题。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没有掌握文本的阐述方式。
正文的讨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把科研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所有相关方面进行综合讨论;另一种是根据研究内容的实际情况,将整个研究过程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阶段,然后依次讨论每个阶段的结果。
1.3.2 中英文图表
图表在现代科技出版物中经常使用,已成为科技文献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段。由于它们的使用,表达的内容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更强。论文作者善于利用图表来表达,但很多作者在论文对外交流中忽略了必要的图表中英文对照,势必影响国外读者对论文的理解. 虽然他们可以从英文标题和英文摘要中得到论文的创新内容和定量定性的信息大纲,但他们仍然无法理解更重要的信息,如事物的运动过程、事物之间的关系、参数的变化过程和实验数据。因此,中英文图表并列,有利于外国读者了解作者结论的重要依据,从而获得有趣的信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技术表采用三行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短线。
1.4 结论和参考
1.4.1 结论
写论文的目的是提出它的结论。结论是论文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一篇论文一定不能写结论,但不能重复正文的标题。还必须避免出现以“结果和讨论”结尾的论文。其内容仍为“结果与分析”。因为不会有真正的讨论内容,也没有结论性的文本。
1.4.2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是现代科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要求,但这部分往往被作者忽略,有些即使被列出也没有标准化。下面列出了几种主要的标准描述格式:
专着【序号】主要负责人。文献标题[M]。出版地:出版商,出版年份。开始和结束页码(可选)。
文件【序号】主要负责人。文件的标题。原文件主要负责人(可选)。原始文件标题[M]. 出版地:出版商,出版年份。记录开始和结束页码。
期刊中隔离文件【序号】的主要负责人。文献标题[J]. 期刊名称、年份、卷(期):开始和结束页码。
从报纸上隔离出来的文件【序号】的主要负责人。文档的标题 [N]。报纸名称,年月日(版)。
学位论文【编号】主要负责人。文件标题 [D]。保存地点:保存者,年份。
会议论文【序号】 主要负责人。文档的标题。会议名称、会议地址、会议年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句子后的右上角标出,并按顺序排列。正文后的参考文献编号应与正文中注明的编号格式一致。
2.语言表达写作规范
科学论文通常使用严格且很少改变的句型。有许多完整的句子,许多长句,许多限制性的附加元素,以及许多带有连接词的复杂句子。这是因为带有大量附加成分的长句准确而透彻,适合表达丰富而复杂的内容。然而,在科技论文的稿件中,很多作者语言控制能力较差,部分作者采用口头对话的写作方式。其结果是句子要么没有主语,要么没有宾语,或者词序排列不当,滥用词,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论文的表达。以下是一些示例。
2.1 滥用无主语介词
【例】 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关注。
句子介词“about”和后面的部分短语“the question of environment污染”构成介词短语,使整个句子没有主语,所以删除介词“about”,将后面的“question”恢复到主语位置, 整个句子表达得淋漓尽致。
2.2 字序不正确
① 状语放置不当
【示例】 1990年代初以来,流沙盐碱地大规模造林技术在新疆得到推广应用。
句子中的副词有两个位置:一个在句首,一个在句中。一般受表格限制的状语放在句首,如时间、地点、条件、相关宾语等。状语描述性放在句中。在上面的例子中,“from the early 1990s”指的是句子的开头,它的位置是合适的。
②关联词放置不当
【举例】 近年来,不仅南方偶有干旱,北京7、8月份的降雨量也有所减少。
本例的两个从句的主语不同,所以在主语“南”之前应提到关系词“不仅”。
另外,有的作者在很多句子前面都用了“因为”,造成文章的杂乱,也应该避免。
③ 句序混乱
【举例】 作为地膜,野花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固氮),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杂草。
这句话由于词序颠倒,逻辑混乱,结果不清楚。应修改为:野花生生命力强,可作覆盖作物,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固氮保持土壤肥力,还能防止杂草生长。
2.3 用词不当
“本文”、“本研究”、“本实验”在论文的引言和结论中使用较多,有的使用得当,有的用错了,在写作中也值得注意,例如:
① 本文报告了初步研究的结果。(合适的)
②本实验得到的表达产物占细胞蛋白含量的8.4%…(合适)
例1中“this article”是句子中的主语,例2中“this Experiment”是主语“表达产品”的附加成分,符合修辞规则。
③本研究从试管苗的诱导入手,在提高繁殖系数的基础上,探讨了温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试管球茎形成的影响。(错误)
句柄:本研究探讨影响。动作行为的鼻祖,研究者,被“本研究”所取代。可以改为:本研究旨在探讨…的影响。
④ 本文从森林生态功能价值出发,重点分析…(错误)
句干:本文分析经济价值。这句话在主题位置错位了“这篇文章”。动作的发送者应该是分析者,即“作者”或“作者”,主题应该是“作者”或“作者”。也可以使用“本文分析经济价值”等省略主题的表述。
“作为结果”和“作为结果”也是一些作者没有很好掌握的词。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这两个词是连词,都有相关的功能。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用法不同。“结果”是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具有“结果”之意。一般用在复句的最后一个子句的开头。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的上升或下降,表示“直到”,也可以表示程度和结果。
“的”、“地”、“德”这三个结构助词用得非常频繁,在使用上也有很多错误。还要注意掌握用法。“德”用在主宾(名词、名词短语)之前,是定语的记号;“地”用在谓语前,表示状语;“de”用在谓语后面,是补语的记号。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有使用词性的现象,把握不好很容易出错。
【译】他已经把事情详细地报告给了领导。
“报告”一般科技论文格式要求,动词用作谓语。前者使用副词“地”。
【例】他给领导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报告”,名词作宾语,前面带“的”,定语。
3.结束语
总之,一篇标准的科学论文可以给编辑一个良好的初步印象。所以作者在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法和修辞水平,让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推向社会,推向学术界,从而促进学科发展。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