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风险因素有望逐步消化,拼多多估值有望修复。
2021年“双十一”之后,“双十二”之后,圣诞节前,正是中概股的财报季。
阿里巴巴(BABA.N)11月18日发布财报,股价暴跌逾10%;同一天,拼多多的跌幅也超过了5%。尽管阿里巴巴“双十一”的最终成交量显示民众购买力依然强劲,但舆论和股市已经开始对电商行业的增长前景表示怀疑。
每年的这个时候,拼多多(PDD.O)一直很安静,从未参与过交易量发布的竞争。
今年特别安静。在 1 月份大量负面消息传出,股价从 2 月份的高位回落之后,公司的积极性也随之消散。即便是在今年对科技巨头和电商平台的监管浪潮中,拼多多也是凤毛麟角,更多“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的表述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二级市场上的拼多多也很孤单。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拼多多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下跌55.24%,市值从最高点2607亿美元跌至99美元6.@ > 6 亿。5月份,当拼多多股价从高点下跌30%时,《巴伦周刊》建议股票期权交易,并称那些对拼多多保持信心的人是“耐心的投资者”。
寂静之中,拼多多虽然没有毁灭之忧,但能否爆发却是个问题。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在年度活跃买家数量超过淘宝、天猫和京东之后拼多多低价业务代刷平台,拼多多很可能依靠用户数量来提升业绩,为其长期的农业业务布局带来更多. 空间。考虑到用户增长即将见顶,不排除拼多多会经历一段性能痛点。但长期来看,当抑制中国概念股股价的诸多风险因素在2022年逐步解除,拼多多业绩转为盈利时,其估值中心可能会向上修复。
颠覆农业供应链的电子商务
拼多多的沉默也有例外。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公司每天的新闻传播几乎都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农业。
根据二季度财报,截至2021年上半年,拼多多平台活跃买家数量达到8.4990亿;阿里巴巴的活跃买家数量为11.8亿,其中淘宝和淘宝天猫中国市场的活跃买家数量为8.28亿;京东(JD.O)5.3190 亿。
在二季报发布的同一天,拼多多宣布启动“百亿农研”专项,计划投资100亿元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撇开以往的争议不谈,拼多多的成长有目共睹。在阿里巴巴和京东擅长的领域不正面交锋是他们成长的关键。从今年的双十一不难看出,消费者对精打细算的要求有所提升。他们厌倦了各种需要复杂计算的完全减少。花在刀片上,只储存必需品。
众所周知,拼多多一直走的是下沉路线;消费端名义上的“下沉”,也部分解释了拼多多长期以来固守农产品的原因。由此,拼多多成为2020年中国最大的农(副)产品上游平台。简言之,“农产品上行”是指将农村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销售到全国。城市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这是国家振兴农村经济的政策之一。官网数据显示,2020年拼多多农产品订单GMV突破2700亿元,较2019年的1360亿元增长近一倍。
近年来,拼多多加大了冷链物流、农产品仓储配送等供应链体系建设;它还推出了多多购买,进军社区团购业务。今年6月,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国投资机构Baillie Gifford的投资组合经理汤姆·斯莱特在接受巴伦周刊采访时表示,拼多多的“野心”看起来很有吸引力,因为它正在日益改变整个行业的供应链。
财报显示,拼多多二季度营收230亿元,同比增长89%;经营成本79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部分投入自配送及仓储费用;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至23.288亿元,这部分成本增加主要来自科研技术人员的招聘和云服务的发展。
这可以理解为拼多多正在从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向农业生产供应链平台转型。
不过,从轻资产第三方平台到仓储、物流、农产品源头等重资产投资,拼多多押注农业的风险不言而喻。
海通国际在9月6日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拼多多投资农业的决心是长期积极的,但“百亿农研项目”将影响拼多多的盈利能力。此外,多多还处于起步阶段。本季度将加大对物流和基础设施的投入,短期内可能会给拼多多的盈利带来不确定性。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拼多多低价业务代刷平台,在拼多多向重资产模式转型的过程中,现有竞争对手的挑战不容忽视。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的农产品供应链布局已经开始。此外,还有多点、每日新鲜(MF.O)、叮咚麦菜(DDL.US)等玩家。结合农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投资者还需要关注拼多多的补血能力是否能够承受激烈的市场竞争。
用户限制在顶峰,我们还能争取什么?
对拼多多8.499亿平台活跃买家数量的另一种解释是,包括拼多多在内的顶级电商平台增量增长空间不大。相应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89亿。
与用户数量上限问题相比,整体弱消费环境可能对拼多多产生更长期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54亿元,同比增长6.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今年3月3日起累计增幅3.9%,9月下降16.@>4%。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拼多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6.0@>14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8.993亿元年。营业利润19.975亿元,去年同期营业亏损16.@>396亿元。对于刚刚扭亏为盈的拼多多来说,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在可预见的用户增长瓶颈和不稳定的消费环境下,拼多多的概率需要考虑其他业务路径。
从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可以看出的一个趋势是,拼多多可能不再打算置身事外。10月20日,拼多多开启“双十一”促销,提前加入混战;玩法方面,除了“低价秒杀”,还推出了“回购全减”活动。
拼多多现在要争的是能否利用阿里巴巴和京东一贯的玩法来增强自有平台的用户粘性。
毕竟对方已经开始反击了。招商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援引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的数据指出,截至2021年6月,阿里巴巴78%的淘特用户与拼多多重叠。阿里巴巴在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披露,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12个月内,淘特全年活跃消费者超过6.7@>4亿,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新增消费者占比持续上升。
拼多多的另一种方式是其直播电商,它已经开始试水。
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薇娅、李佳琦今年双十一预售首日实现销售额190亿元,年营收超过4000家A股上市公司。2021年上半年,快手平台促成的商品交易总额为145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25亿元增长106.8@>5%。
但拼多多直播电商的矛盾点在于:第一,拼多多平台上是否有“薇娅”或“李佳琦”可以带货,因为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看主播带货已经超越了买东西本身,它已经成为一种娱乐。第二,拼多多的主打产品是否真的需要主播来带,尤其是在平台上卖的货已经够低的情况下。第三,即使直播电商业务的可行性得到确认,拼多多是否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使其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一极,甚至是其支柱。
比较确定的是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前景。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年增长率为197.0%。预计2023年直播电商规模将超过人民币。6.0@>9万亿元。
拼多多能否享受到这个红利还是个未知数。从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拼多多离直播电商还很远,云业务和社区电商业务还不成熟。2021年上半年,拼多多销售及营销费用合计103.87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1.136亿元增长14%,主要是由于促销和优惠券成本增加所致。这可能意味着,目前的拼多多还想在平台电商和社交电商上再发力。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