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古镇写春秋,
客家龙腾五凤楼。
会馆兴衰千百度,
圆圆土楼满乡愁。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龙泉驿区,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传说因蜀后主刘禅的玉带不慎落入此地的八角井中而得名,原称落带,后演变为洛带。老街呈一街七巷子格局。镇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客家风俗。伤心凉粉为客家独创美食。


当年属简阳的洛带乡已经成了龙泉驿区的洛带,估计已经没有几个洛带人知道,在很多年前的岁月里,自己曾经是简阳的一部分,历史终究是历史,翻看旧账其实并不是一件痛快的事。

历史上简阳的古镇很多,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曾经熠熠生辉的古镇不是被水淹就是遭到人为的破坏,基本上就是有名无实,名存实亡了。

翻看两千多年的历史,所有荣华都支离破碎在风雨飘摇之中,拾不起,撵不烂。

然而一厢情愿终究是一厢情愿,随着成都与简阳经济的日益融合,处于核心地带的洛带古镇很难全身而退了,能有几条古街保存下来,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听当地老人讲,七十年代的洛带,像当时大多数的古镇一样,虽然沐浴了千年的春花秋月,风雨秋霜,仍然只有一公里的主街道,街道青石板镶嵌交错,像一条带子,左右绑着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居、商铺;还有北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巷、柴市巷、马槽堰巷和糠市巷七条巷子纽带般散开,只有燃灯寺在镇东三峨山上打坐,而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见证着清代客家移民四川的历史。



也许只有在失去之后才慢慢发现,当对城市的高楼大厦审美疲劳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拥有过的是如此美好。古镇老街的好,只有在一定年龄之后才会慢慢懂得。老屋和斑驳的石板路也许能安抚一个烦躁的心灵。




原创文章,作者:9I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im.cn/1920.html
评论列表(1条)
KXEeuqjimWSGd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