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聊聊背后公司创始人魏志成对于打造现象级产品和小程序的思考

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自今年1月上线以来,一直冷清。流量入口没有优先级,用户获取提供模糊搜索。尽管微信拥有8亿月活跃用户,但其专注于创建和离开的小程序始终处于高开低走的尴尬状态。下。

小程序上线当天,“微信之父”张小龙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只有“2007.1.9”的朋友圈,附6张微信产品发布图。苹果一代。整整 10 年前,史蒂夫乔布斯在旧金山的莫斯科尼会展中心发布了苹果的第一款 iPhone。这样的空对空致敬,表明了微信之父的态度,小程序将完善整个微信生态。

在此背景下,5月18日晚,首个人气小程序“匿名聊天”突然出现在朋友圈,一夜之间病毒式传播。1700万光伏。

再回到朋友印象的体验,这款社交产品不止一次发布现象级的爆款促销,用H5分享页面在朋友圈一次次刷屏。偶尔出现的现象级产品或许还算侥幸,但爆款内容的持续产出背后,是魏志诚和李浩洋对社会人性和人性的深刻把握。

以下是印象派(“无名聊”背后的公司)创始人魏志诚关于打造现象级产品和小程序的一些想法,钛媒体微编辑:

关于现象级产品:能够创造流行文化

“现象级”一词最初来自足球领域,指个人球员的竞技表现达到后人难以超越的水平。因此,在商业领域,一个产品或一个营销,可以称为现象级的,因为它是给每个人的。“后人难以复制和超越”的普遍认识。

但在互联网领域,对“现象级”这个词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即“走红后消失”。

比如在流行音乐中,我们不称杨辰刚为现象级歌手,而周杰伦和朴大叔可以称得上是现象级歌手,因为他们打出第一名后,继续打出第二名。更令人兴奋的三件事出来了,“现象”不是一个机会来打出创意,而是发现一种创新的方法论,然后用定量的方法来保证生产。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互联网产品,尤其是社交产品,能够创造出一种流行文化,那么这种文化就会具有一定的持续生命力。比如Faceu的贴纸视频可以说是现象级的,我们会看到朋友圈的持续活力。它会不时分享,而不仅仅是短时间。与Musical.ly类似,狼人杀、王者荣耀也是很好的例子,萌脸也不是现象级的。

要想打造出“现象级”的产品,就需要在它走红后实现用户的长期使用和长期传播。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被称为“现象级”。

“现象级”的产品需要有足够的爆发力,才能在疫情爆发后给用户带来实际价值,最终这个价值才能长期输出。如果一个社会产品能够创造流行文化,那它显然会成为一种现象,因为文化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可以说,打造现象级产品的核心,是依靠对产品背后灵魂的洞察。

如果你的用户告诉你他想要什么,而你满足了,那不叫洞察力。洞察力意味着你独立观察你的用户,分析他心理背后的诉求,或者你自己就是一个深度用户,那么你就可以像灵魂出窍一样去观察自己,整个客观世界都可以成为你观察的样本分析,整合各种来源的信息渠道,分析用户的真实需求。

因为用户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真实诉求,然后你可以将洞察的真相转化为产品或服务,这样的东西才能实现上述强大而持续的传播力和文化属性。

从微信理念,到小程序和AR

如果说微信的灵魂是张小龙,我们可以从微信的很多细节中洞察到他对产品的思想和哲学。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专注于当下。

比如最近加入的朋友圈功能,只显示最近三天或六个月的朋友圈,就是希望用户不要被历史包袱所束缚。你现在的个人地位和职业地位对你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微信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以短信形式进行交流的工具。每个强大的互联网产品都有一个单元。比如推特的单元是推文,微信的核心单元是即时消息。朋友圈作为一个可以封闭的微信插件,占据了人们使用微信的60%到80%的时间,但这并不是微信的本质。

综上所述,微信的本质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抽象地说,它有机会成为一种通用的即时消息协议和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协议。在互联网时代,微信的客观野心其实是成为我们虚拟空间中的现代器官,我们的嘴巴眼睛耳朵,成为人类的一部分。

也许未来的社会将是人与机器的结合,半机械半生物。那么微信未来可能有机会成为我们的硬件部分。因为在那个时候,它不再只是社交软件,也不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与人体本身结合的即时信息交换的基础设施。

小程序是一款真正能体现灵魂愿景的产品。2017年1月9日小程序正式上线的前一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预测:小程序一定要高开低走,短期内走高。被低估了很长时间。

因为微信平台的规模,一开始大家都会抱有很高的期望,同行也会把它推到一个现象级的地步,但过分的热情肯定会冷却下来,回归事物的本质。

在移动互联网之前是桌面互联网时代,未来很多人预测下一代计算平台将是VR或AR的世界。

与曾经激发大家想象力的谷歌眼镜类似,下一代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拍照、录像,识别身边的物体。小程序刚诞生时,只能扫描离线二维码,无法长按二维码在线识别。这是小程序试图识别离线信息和离线物体识别的场景开发和应用的产品领导者。

这样的场景模式,符合以产品为中心的“聚焦当下”理念:眼睛(AR眼镜)扫到那里,看在哪里,用在哪里。

假设未来AR和VR眼镜平台覆盖面足够广,大家会发现腾讯在应用场景上积累了软件生态和开发者生态,积累了上千个小程序应用场景。这种巨大的先发优势,将帮助腾讯在AR时代拥有一个难以超越的高起点。

热门小程序研发:引擎与机遇

朋友的印象是,在开发小程序和H5的时候,严禁员工泄密,直到产品满意为止,所以我们内部使用了前几个版本,然后根据内部反馈进行迭代。另一方面,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做了很多关键的优化,包括IM稳定性的提升等方面的体验,但是在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对产品核心流程的梳理,我将这部分比作一个“引擎”,是用户进入产品必须经过的“最简单的一步”。

一般来说,3个步骤是最好的数字。如果超过4步c网络聊天程序,链条基本上太长,容易断。当你把这组最小步骤提炼得足够清晰,然后尽量降低每一步的阈值(包括理解阈值,使用阈值),尽量缩短每一步与每一步的距离,使“引擎”的效率将非常高。

用户和用户提交的数据可以输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可以嫁接锦上添花,注意不要锦上添花,次要功能要切隐而不是锦上添花。影响引擎本身的效率(除非是非常划算的权衡),在后续的迭代中坚持这个原则。

对比小程序和H5,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微信对小程序的赌注很大。我们都知道微信产品向来是克制的,但是微信在小程序这件事上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的有侵略性,而且经常是深夜出手,小程序能力的迭代率在一年超过其他模块一两个月。震级。有的看起来很小,大家觉得可能想当然,比如支持在文章中添加纯文本的小程序超链接。事实上,在核弹级别存在潜在的影响空间。

图片[1]-匿名聊聊背后公司创始人魏志成对于打造现象级产品和小程序的思考-老王博客

我们知道互联网曾经是www(万维网),而www就是互联网,而web之所以具有万维网连接能力,就是因为超链接超链接的存在。可以说,没有超链接就没有互联网。谷歌成立。一开始,它还打造了基于网页超链接的pagerank算法的核心设计,让网页和网页可以“互相投票”。因此,小程序超链接实现了丰富的内容与小程序之间的连接,可能会打开新的网络生态之门。

回到小程序本身,十几天前,小程序的二维码不支持在线长按和扫描,突然支持了,然后各种在线能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说明微信对小程序很重要。节目的态度是节奏变了,从慢走变成了加速。

此外,微信对小程序的产品运营策略也从线下场景调整为线上线下。因此,当小程序的在线能力足够强大时,服务号可能只会成为“用户对话流中的一站”。“港湾”,它只是一个集装箱,就像高速公路边的服务区一样,服务区本身就是一个集装箱,里面的星巴克和加油站才是司机真正用的。

所以前段时间在服务号和公众号菜单中加入了小程序支持,就像把星巴克放到了高速服务区一样。这是我眼中小程序和服务账号关系的一个体现。

在微信生态中,小程序逐渐做强之后,所谓的H5就会越来越鸡肋,因为H5本身是开放的,而微信正在打造一个封闭的生态,两者互不相容。比如H5的内容就很难控制。可以说,小程序的使命之一就是侵蚀H5的产品场景。所以,微信赋予小程序这么多的上线能力,其实是对开发者的一种诱惑,诱使开发者放弃H5,转而使用H5。小程序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从而建立微信-开发者-用户的多赢局面。

爆炸的传播路径:关系链

朋友印象的第一个成功传播案例是H5,它是在2015年国庆期间推出的,用于查看朋友圈的访问记录。

这个产品来自我自己对社交网络平台的经验。我是社交网络的深度用户。我们过去使用的社交产品,包括开心网、人人网、Facebook……其中一个核心功能就是查看好友的访问记录。

基于此,我们尝试制作H5。只要用户分享到朋友圈首页,他的朋友点击这个链接,就会被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用户衍生出更多的玩法,比如不断点击链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超越一般水平。这些是产品有趣的附加细节。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病毒式产品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作为一家公司,绝对希望用户在使用了你们的通讯产品之后,能够进一步使用你们的核心产品。

并且朋友圈内用户的所有行为都非常温和。一个产品需要用户去繁琐的注册和使用,这在用户行为上是很难做到的。这个问题我们去朋友圈都没有解决。.

我们正在思考如何通过H5顺利将用户引流到我们的核心产品上。在一次用户采访中,有用户反映进入该产品后感觉没有实质性的操作,只能查看最近的访问记录。根据他的意见,我们制作了一款名为“Like Wall”的产品。该产品不仅可以查看朋友圈的访问足迹,还可以给对方无限点赞。

一旦用户有事可做,他们就更愿意使用该产品。用户可以互相点赞520次、1314次,甚至点击1314520次,所以我们想知道我们是否可以增加更多的功能来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同时让它更好,以获得更好的体验。付出一点成本就可以达到我们传播+导入核心App的目的。

我们增加了一个机制,只要用户下载好友印象深刻的APP并绑定微信,用户在喜欢的时候会有更好的视觉体验和节奏体验,并且有一定概率触发暴力他们喜欢。点击,等结果可以成倍增加。这样的视觉效果可以让用户体验更加清爽,实现引流是顺理成章的。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产品不应该通过阻塞用户操作或者消耗用户的耐心来达到产品本身的目的。

经过这样的改动,H5的转化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从1/1000提升到5%左右。这导致我们的微信绑定率迅速提高。我们有他们的手机号码和微信身份数据,还有微信用户之间的关系链数据。这个关系链数据是最珍贵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在做所有这些H5之前,社交平台一直有一个两难的问题:流量的获取成本。

我们都知道,在移动互联网爆发初期,流量成本非常昂贵,用户获取成本非常高。对于社交平台来说,如果花钱买流量,来自各个渠道的流量是孤立的、互不相连的。没有任何关系链会降低用户的期望和使用欲望。

过去,一些成功的社交平台利用社交游戏来完成用户之间的捆绑。但我们知道,微信并没有这样的界面来设计社交游戏,所以如何完成用户之间的关系链需要创新和思考。

事实上,除了如何解决关系链的问题,很多公司即使偶尔产生几千万的病毒点击量,也无法自我复制。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基本的方法论。

市场上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巨头公司会在名人推广上投入大量资金。这时候很容易形成一种自愈式的传播,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推你认为好的产品,而不是从用户的角度去分析。在固有圈子之外,根本没有人注意。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相对失败的沟通。

真正的热门内容必须形成自我传播效应,用户愿意分享,证明自己是圈子里最俏皮、最潮、最时髦的人。

比如很多公司都喜欢做精美的H5,3D效果特别炫酷,但这款H5就是典型的自愈产品。

因为大众更喜欢更接地气的东西,包括很多年轻用户喜欢分享的表情包和好玩的图片。他们的内容可能是故意粗暴,带有明显的 PS 痕迹,但年轻用户会很乐意转发。

这样的产品可以让用户在朋友圈中建立友好的形象。当我发布非常高端的东西并与其他人划清界限时,这并不意味着我非常高端。相反,它是一种自嘲自欺欺人的玩法c网络聊天程序,可以带动互动氛围,与大家合一。

并且用户在朋友圈中非常不耐烦。在这种情况下,请务必使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转换您想要做的事情。微信的路径应该从社交网络开始,围绕个人用户产生。

在微信上,用户更关注个人产品。网易之前做过高考假新闻的H5。用户可以在新闻中替换自己的名字,然后用户将成为高考尖子生等有趣的玩法……朋友们点击后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笑话。这些戏剧围绕着更多的个人行为和游戏玩法展开。

所以针对微信生态环境的特点,我们内部有个说法叫“八达通战略”,意思是我们会不断做很多不同玩法的H5、小程序,每个应用都会针对用户. 从某个方面收集和整理数据,就像是这个平台上章鱼的多条触手,从用户身上吸取养分。因为是私密的关系链和私密的环境,用户在这样玩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会特别有意义。

然后记住,产品本身是对数据做半结构化处理,所以质量特别高,而且“系统决策的质量取决于数据的质量”,也就是说,“垃圾进垃圾出”(输入是垃圾,输出也一定是垃圾),这是做数据或人工智能的一个道理。

我们发在朋友圈的东西很难用。原因是数据噪声的问题。你在朋友圈提到“香菜”这个词,但系统不知道你是想表达对香菜的爱还是对香菜的恨。一个玩法来支持,让你写下你最讨厌或者最喜欢的东西,然后你提到的文字都标注了系统可以理解的信息,所以这也是我们继续做各种病毒式传播应用的原因。

你可能认为我们只是想做一些流行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并不想喝酒。我们正在构建一个数据采集矩阵网络,这个“章鱼网络”形成后,可以复制移植到任何一个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上,比如微博、QQ空间甚至豆瓣快手等。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我们以后要做的人工智能社会服务,所以我们考虑的是长远的事情,而不是大家表面上想的那样,我们最终要做的是为大家构建360度全景数据档案,包含对每个人个体特征的描述,用高质量的数据颠覆社交互动。

因为今天的社交在我们眼里几乎等同于古代,就像过去我们买东西选餐厅的时候,我们只在能看到的10个里挑一个,然后淘宝和大众点评让我们实现万分之一。体验,那么在未来,无论你是在寻找伴侣、朋友还是工作伙伴,这些数据都会让系统为你匹配千分之一的人。如今,几乎所有事物都已数字化,而“人”本身是最后一个被克服的目标,是我们的愿景。(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