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网络聊天难道真是之源吗?内容该怎样规范?

【总结】很多知名网站的聊天室经常保持10000以上的同时在线用户! “网聊”不仅涉及色情,还涉及“政治”。这些私聊内容应该如何监管?

打开OICQ,“凯撒”还没出现,小王说不出口,已经一个月了,没在网上看到“凯撒”,也没有联系自己,

他彻底崩溃了。考试前c网络聊天程序,“凯撒”和小王已经成为网上好友。两人约定在小王考完试当晚一起上网,然后商量见面的地点和时间。但从那以后,“凯撒”就消失了。朋友安慰小王:“不见面就好了,谁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网友见面后悲剧是不是还少了?”父母知道这件事,庆幸两人没有见面,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并责令小王以后不能上网聊天。

“E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便利。然而,最受批评和最不为人知的是互联网聊天。多年来,人们从新闻媒体上听到的与在线聊天有关的事件,很可能与欺诈、抢劫和谋杀等社会弊端有关。

聊天真的是万恶之源吗?

真假让人趋之若鹜

因为在线聊天看不到对方的脸,不知道对方的详细情况,很容易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愿望。 因此,在聊天室里,经常会出现很多不起眼的求爱信息。然而,恰恰是在聊天室公共场所发布的此类信息,严重损害了聊天室的声誉和网友的声誉。

在“在线聊天”中,双方可能会说谎以欺骗对方,但这种谎言与聊天者的个人素质无关。得到纠正。网络聊天室确实是最容易畅所欲言甚至泄露隐私的地方。聊天双方无需防备,担心对方泄露隐私。

笔者的一位记者同事有一个亲身经历:他和一位才华横溢的女网友聊得很好,双方互通了电话。升级为电话聊天的时候,他居然连忙打断了和对方的交流。原因是对方说的地方方言难听,而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各种奇怪的网名及其“价值”

网名是网友在聊天室发的“名片”。这张“名片”虽然是网友们随意“设计”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友们的自身情况和内心愿望。其他网友正是根据这张“名片”推测自己的职业、年龄、外貌、兴趣爱好等,进而决定是否选择他作为自己的聊天对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网民会以真实性别进入聊天室,照常与异性聊天。因为网名或多或少反映了网友的一些真实情况,所以网名也有高低之分。网友们在选择聊天对象时也注意“相配”,不同网名的“价值”有时明显不同。

笔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上网高峰期,登录与“省新闻记者”和“政府官员”的网名聊天。一般只要主动跟三个人打招呼,就能得到对方的回应,与对方沟通。开始聊天;哪怕是“等兔子”,被动地等其他网友点你,所需时间一般也只有一两分钟。反之,当作者登录以“一无所有”、“失业青年”、“新浪路人”等网名聊天时,即不点名,电脑会自动添加一个6位字母和数字在“新浪路人”四个大字之后。随机组成的序列号用作网名。即使10多人主动点击,也很难得到对方的回应;可以看出,和现实社会一样,聊天室里也有很多现象,比如嫌贫爱富、求美避丑、高低取舍等。

为了寻求刺激,一些网友在宣传替代品的同时,还给出了与自身情况无关的名字。例如,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自称“窈窕淑女”,女大学生自称“东北虎”。闯进了聊天室。还有一些网友为了哗众取宠,使用恶毒甚至耸人听闻的名字,比如“国务院发言人”、“省委秘书长”、“美国总统”、“我是本拉登”等.

几乎所有网友都在开场白中问过或被问过“你来自哪里”、“你在哪里工作”、“你多大了”等问题;相反,“你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很少被用作开场白,“几岁”也有一定的保密性。有网友喜欢用“我未婚”、“30多”、“中年”等含糊的词回答对方,才知道对方的真实年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少35岁以上的网友都不愿意和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少男少女和20出头的网友聊天。原因是和他们聊天不合适,缺乏共识和应有的深度,甚至有代沟。

已婚人士在线聊天是为了“网上约会”吗?

有人说,未婚男女沉迷于网络聊天是一件相对正常、社会可以接受的事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理解已婚人士热衷于它。已婚人士的网聊虽然是人身自由,但感觉有点像党政机关干部炒股一样鬼鬼祟祟。原因很简单:既然是聊天,大部分都是找异性,聊聊聊,感情能不出轨吗?谁能保证这种微妙的“网恋”不会演变成真正的“婚外恋”? !

有人断言,70%以上网聊的已婚人士,要么感情生活出现危机,要么想为感情世界注入新的内容,而这恰恰是配偶无法给予的。还有一种极端的说法是,已婚人士在网上聊天大多是为了“网恋”!

正如爱情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永恒的主题,“网恋”显然是网聊的动力和永恒的主题。虽然如今“网恋”的口碑不太好,由此引发的游戏生活、违法犯罪事件也不少,但谁也无法否认,24日内聊天室的“网恋”一直在进行着。每天几个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上演着类似于现实生活的聚散团聚的故事。

纯粹的“网恋”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虽然男女双方在“网恋”中从未见过对方的照片,也没有听到过对方的声音,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真正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当笔者试图探究这种虚幻的“网恋”如何能够迷倒一大批人,长期成为聊天室的主旋律时,不少网友是这么想的——

“’在线约会’之所以如此迷人,是因为它很容易将另一个人理想化。”

“网络上的爱情可以自由、优雅、遥远地流淌。不以貌取人,不以金钱和地位的诱惑,不为未来忧虑,不为现实的压力。”

“网友之间虽然没有见面,但感情很深,让双方都不觉得孤单,仿佛对方一直在身边。”

“距离是一种美,距离可以产生浪漫,而视野中的事物往往是最完美、最浪漫、最难忘的。”

另一位网友如此执着地宣称:“网友们通过长期的网络交流达成的共识和默契,以及网友们建立的亲密感,是人类历史上人际交往最纯粹、最高尚、最扎实的写照,因为它不含任何实用杂质。”

因为“网恋”是现实生活的翻版,深陷“网恋”的两方,其实有着男女在现实生活中相爱时的感受。请看作者与《秋语》的对话–

“如果你遇到一个你信任、钦佩甚至迷恋的网友,你会介意他和其他网友聊天吗?”

“是的,我会很在意,我觉得这样的网友不值得我钦佩和暗恋,其实他只要换个网名,别让我知道是他就行了。”

“如果一个和你聊天的网友突然‘蒸发’出聊天室,再也见不到你,你会不会觉得失落,甚至担心他,为他坐立不安?”

“是的,我会担心他,我会在我们经常见面的聊天室里等他很久,一旦他再次出现,我一定要问他‘你为什么不说就走了再见?!'”

坦率地说,如果“网恋”的双方都能坚守只在网上交流的底线,“网恋”确实有一些纯粹、高尚和可取的含义;双方的意愿是转让。在现实生活中,既然有人愿意为了所谓的真爱而放弃自己的妻子儿女,以及现有的名誉和事业;那么,他们怎么会相信并要求“网恋”双方遵守只在网上交流的底线呢?

当笔者问到“你相信网恋的当事人可以一直遵守不见面的原则吗?”几乎所有网友都认为:“难以置信,因为太残忍了!”那一刻是最激动人心的;会后难说胜负,往往会出现“见光不见死”的现象,即双方见面后,一方发现对方的长相、谈话等各方面都太过分了与他或她对他或她的看法相去甚远。和切断通讯。

为什么“见光就死”?唯一的解释是,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想象中的网友肯定和男女不完全一样。

网民心中的记者和政府官员

当作者以“省新闻记者”的网名进入聊天室时,被点击后的第一句问候往往是:“是真是假?”人们还是有点警惕的。

有一次,当我看到这样的问候时,我回答说:“你做过假记者吗?”对方意味深长的问道:“我想问你c网络聊天程序,记者节是什么时候?”而且这个问题太巧合了,我真的不知道记者那天的确切日期。为了不给对方留下“假记者”的印象,笔者只好尽量回了句:“记者节具体日期我记不清了,但我知道“这个节日起源于1930年代的我国,与新闻界资深人士范长江有关。记者节是行业节日,没有节日。”或许作者正确回答了记者节的所有要素,对方打消了他对作者的疑虑。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网友都认同和羡慕记者这个职业,乐于和记者聊天,但也有不尊重记者的时候。有一次,当笔者向一位名叫“外企书记”的网友询问他对记者的印象时,“外企书记”坦言:“不会。记者一直喜欢吃美女的‘豆腐’,而且他们总是喜欢发付费新闻,喜欢收红包。”还有一次,在笔者刚进入聊天室,还没来得及跟网友打招呼的时候,一位“秋语低语”的女网友粗暴地招呼记者:“记者都是流氓!”作者没有生气,轻轻敲了一句:“我得罪了你吗?” “秋语”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突兀,连连说道:“对不起!”原来,她是半个月前在网上认识的。一名记者出于信任,与对方交换了手机号码,并从网上给记者发了一张她的工作照片。没想到,记者不知道是非正式还是不良行为,每天给她的手机发五个“黄色笑话”!

当我以“政府官员”的网名进入聊天室时,我的疑惑、嘲笑甚至侮辱比我想象的要多。常见的有:“是省长吗?” “不要做贪官?” “什么样的光谱?!” “你又是来引诱好女人的,不是吗?” “像你这样的人不配出现在聊天室里!”等等。

当然,这种“打招呼”的多是男性网友。还有一些有点修养的女网友劝笔者:“你的名字太公开了!” “你在这里的名字,会损害政府机构的威信。”等等。充满“诱惑”的房间

目前国内很多网站都开设了聊天室,其中最火爆的就是被誉为“全球最大的中文聊天社区”的“新浪网”聊天室。网站为不同年龄、职业、地域、爱好的网友定制了数百个不同主题的“房间”。随着在线聊天人数的增加,2002年10月期间,本网站聊天室同时在线人数一举突破4万整数大关!

除了“新浪网”,“263在线”、“网易”等知名网站的聊天室也经常保持1万多人同时在线!这些网站的聊天室之所以如此“火爆”,与他们开设的大量诱人“房间”有直接关系。如《纯情网恋》、《与郎共舞》、《性感地带》、《爱情夜话》、《中年悲伤美人通行证》、《妻儿恋情你会选谁?》、婚外情”等,进入这些“房间”的部分网友在命名时也是大胆直白。由于所有进入“房间”的网友都能看到网友的言论,各种色情信息不时涌出,滚动在屏幕上。常常让初来乍到的网友们目瞪口呆,也让那些求花垂柳的人很容易讨论“性交易”。

和沉迷于网恋的人一样,进入上述谈性“房间”的网友,在现实生活中未必是道德低下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包括一些网名“不雅”的网友,可能学历、知识、道德水平都不低。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和一个陌生的异性发生性关系和爱情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是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特殊条件下的特殊反映。有一次,笔者在晚上11点随机进入上述聊天室。因为忘记注明性别,所以系统默认作者是“新浪路人”,性别是女性。结果,在改网名和性别之前,就被一名男网友骚扰。后来,他得知自己是某大学社会学系的副教授,出版过两本书,拥有一辆“奥迪”私家车。最后,当笔者误问对方“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好色”时,对方的回答耐人寻味:“夜色笼罩下,一切都变了颜色。”笔者猜测他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半夜,在这样一个聊天“房间”,目睹网友在公共聊天场所发布的这样“激动人心”的网名和“红着脸”的色情信息,意识形态的暂时“失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值得的。大惊小怪。

私聊内容是否应该标准化?

应该说,一些设立聊天室的知名网站,为了倡导文明聊天,净化聊天内容,减少色情文字泛滥,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例如,“新浪网”会在网友的发言内容中有不洁词句或政治敏感词时提醒你“请注意发言内容”。如果你坚持不改,电脑会拒绝显示你的演讲内容;除了拒绝展示你的演讲,“网易”聊天室还宣布将你列入黑名单,将你“踢”出聊天室。但是,由于上述对策是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编写的,因此很容易被网友破解。所以,禁言其实还在聊天室里畅通无阻。即便是暂时不知道破解方法的网友,只要被“踢”出聊天室再重新进入,一切都会从头开始,屁股疼的也很少。

此外,将不洁言论禁令从公共聊天场所扩大到仅限于两名网友的“私聊”场所,是一种颇具争议甚至“侵权”的做法。学者解释说,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未干预“私聊”领域。只要对方不反对,对方就可以“无话不谈”。至于聊天内容是否符合传统道德规范,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事物。夫妻俩什么都可以谈,什么都不做,是个原则。它不仅不违法,甚至不违反公共道德。聊天室管理员的主要工作重点应该是管理公共聊天区,没必要伸手那么久。

更多人指出,在网络聊天室,网友聊天不仅可以交流人生感悟,表达对真善美的向往,扩大社交范围,结交知心朋友;还可以暴露人性的丑恶,甚至可以策划罪恶。但是对于负面的东西,不能说是聊天室的罪过。这和改革开放之初流传的一句话是一样的,叫“对外开放的窗户一开,空气就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当窗户关闭时,现代科技惠及万物灵性的虚拟社交平台就不能关闭,否则不仅会窒息浪费食物,还会导致历史倒退。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网友的名字已经过技术处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见谅。)

文/郑智

(摘自《法律与生活》双月刊2003年2月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