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云”的女人——数学博士研究密码

出品 | 程序生命(ID:coder_life)

无论是计算机网络、移动网络、物联网、卫星网络,还是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些都离不开密码技术的支持。没有密码,它们的安全性就无从谈起。

1990年代,中国在加解密技术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然而,短短十几年,中国在加密领域发展迅速。这巨变的背后密码学 古典密码是基于 的密码,是一位名叫“王小云”的女子。

王小云《聊吧》截图

数学博士更改职业研究密码

1966年8月,王晓云出生在山东诸城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是当地小学数学老师。小时候,父亲给她讲过“鸡兔同笼”的故事,这是她最早的数学启蒙。在父亲的熏陶下,王小云从小就培养了对科学知识的兴趣。高一的时候,身边的女生差点选文科,王晓云毅然选择了理科。

读高中时,王晓云的数学和物理成绩遥遥领先,同学们称她为“天才”。1983年,王晓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大学期间,一旦老师布置一道数学题,学生们至少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来解决,而王小云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找到了最优解。

本科毕业后,王晓云在山东大学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数学家潘承东,主要研究方向为“解析数学”。

1993年,王晓云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导师的建议下,王小云放弃了现有的数学研究成果,转而投身密码学。这在当时是一个完全陌生而新奇的领域,王小云对此一无所知,但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学习能力,坚持了十年,做到了这一点。

华光家庭储蓄做研究

留校任教、做科研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一是缺乏科研条件。当时,山东大学资源匮乏,经费不足。王小云只有一个小小的办公空间和一张小书桌。为了密码学的研究,王晓云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自费买了一台电脑和打印机。

其次,学校的教学工作繁重。王小云白天上课,晚上学习密码知识。得益于王小云扎实的数学知识储备和对密码学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掌握了与密码破译相关的理论知识。

攻读密码学的十年,王小云一直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但她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十年来,当身边的同事为了评价职称和科研经费不断写论文、发表论文时,王晓云一个人在半夜敲代码,苦苦探寻加解密的奥秘。

一位和王小云关系不错的同事劝她说她迟早会丢掉工作,但王小云还沉浸在自己的密码世界里,不为所动。

破解“白宫密码”耗时十年

王晓云曾将密码比作一把钥匙:“没有密码的保护,就等于有人偷了房子的钥匙,你可以随时自由进出你的房子,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当时美国等国家普遍采用MD5信息摘要算法。几乎所有与用户相关的帐户密码、电子邮件和签名信息都使用 MD5 加密。由于该算法不可逆,大大增强了密码的破译能力。困难。

MD5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密码系统。它曾被称为“白宫密码”,是许多密码学家想要破解的目标。王小云以此为目标,开启了破译密码的漫漫征途。对她来说,破译这套号称世界第一的安保系统,无异于攀登珠穆朗玛峰。

功德有回报。从1995年开始,王小云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终于在2004年召开的国际密码学大会上宣布破译“白宫密码”。

王小云的成绩在与会人员中引起轩然大波,随后掌声雷动。MD5的设计师Ron Rivest第一个冲上台祝贺他说:“我不想看到MD5倒下,但人们要尊重真相。”

回忆当时的情景,王晓云直言:“当时我真的觉得自己获得了一枚奥运金牌,由衷地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颠覆加密世界的女人

王小云破译MD5有两个后果。一是中国首次在密码破译领域取得了非凡的荣誉,开始受到国际学术专家的关注;使用类似的算法,美国宣布将使用当时更安全的 SHA-1。

SHA-1算法的复杂度不亚于MD5。当时,著名的哈希函数专家表示,他们只能破解五十七步。许多人试图挑战他们,但他们只能在四十步时停下来。

王小云把SHA-1作为下一个目标。鉴于之前的工作耗时十年,王小云原本以为破译新算法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但仅仅两个月后,王小云就带领团队破译了SHA-1算法。

这一消息再次引起全球轰动。一方面,美国政府无奈宣布5年内不再使用SHA-1。

有人形容王晓云是“一个颠覆密码学世界的女人”。

因为王小云的成就,中国成为了世界密码领域的一角。

拒绝赴美,获悬赏711万元

经过十年的努力,无人问津,名扬四海。

因为这两个震惊世界的破译结果,王小云一下子成为了密码学界的炙手可热的人物。许多机构和公司都前来寻求合作。连美国都说王小云可以在美国任何一所大学工作。王小云婉言谢绝了,她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加密世界里,向更深更远的方向探索。

破译MD5时,王晓云发现了该算法的漏洞,于是在此基础上查证补漏,并于2005年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哈希函数算法标准SM3,其安全性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 SM3发布后,数十个密码相关领域的行业标准相继发布,中国在密码安全技术上迈出了一大步。

2005年,应图灵奖获得者姚启智教授邀请,王晓云被聘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讲席教授。2006年被聘为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In 2017, because of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 of cryptography, Wang Xiaoyun was well-deserved to be elected as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年,王晓云荣获未来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女性获奖者,奖金金额为711万元。

研究家务是正确的

王小云虽然以在加密行业的杰出成就而闻名,但她本人却非常低调。在一次座谈会上,她开玩笑说:“我的科研是靠背孩子、做家务、养花来进行的。”

王小云在专注科研的同时,有条不紊地管理着家务。接触过她的人都说,王小云很友善,很单纯。孩子,另一只手敲击键盘。

在王小云看来密码学 古典密码是基于 的密码,科研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这让他的大脑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做家务可以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参考:

王小云:加密世界的女杀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